猶太人是無辜的嗎?
當然算不上什么無辜。
這一次股票市場蒸發5億英鎊,4年財政總收入。
朱莉手中的本金數額其實和維多利亞女王的養老金是一樣的。
僅僅靠800萬英鎊是不足以如此摧枯拉朽的,在一個小時之內擊穿股市的。
猶太商團才是吃人血饅頭的真正大戶。
祖國?
那是什么?
雖然也有本杰明·迪斯雷利這樣將英國視為母國的猶太精英大聲疾呼,可絕大部分猶太商人依然肆無忌憚的發著國難財。
正如幾個世紀以來他們一直在做的事情一樣。
這也是為什么,即便唐三桂功勛卓著,但大明依然沒有容納猶太人為移民,只是允諾再造以色列王國而已。
莎士比亞小說筆下的猶太人毫無例外都是反角、丑角,這反應了一貫以來英國民間對于猶太人的態度。
而在反復毒打之下,猶太人還沒有意識到,這一次的毒打并不太一樣。
之前的毒打,只是普通的拳頭,而這一次,縈繞著死亡氣息的鐵拳,正醞釀著落下。
畢竟,隨著商品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發展,股災的可怕性足以顛覆一個國家。
晚清歷史上,曾經有一場規模浩大的股災,最終直接導致了大清國的滅亡。
當時南洋有大量的橡膠企業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東方小巴黎之稱絕非浪得虛名。
1900年之后,美國經濟繁榮,國內中產階級迅速擴大,福特T汽車開始瘋狂增產,全美汽車保有量超過了4000萬輛。
巨大的輪胎需求使得橡膠的交易價格火箭攀升。
橡膠股的股價在數年內上升了幾十上百倍。
匯豐銀行、怡和洋行、陳記錢莊等著名公司中,都有高管不惜辭去高薪職位,參與到這場盛宴之中。
大清國上至王子貝勒,下至租借巡捕房的警長,全都拼了命地搶購股票,形成巨大的泡沫。
最終,隨著美國方面突然宣布減產汽車,一場浩大的橡膠股災在遠東最大的都市爆發了。
無數人一夜之間傾家蕩產,無數做多的錢莊、銀行血本無歸。
大清國有資金的存款,包括海關關稅收入及定期支付給列強的戰爭賠款,也都在老佛爺親自點頭的違規挪用下盡數蒸發。
更致命的是,還有一家官方背景濃厚的超級大公司失去了近半公款,多達350萬兩之巨。
這家公司就是漢川鐵路公司。
由此引起發保路運動,每一個學過高中歷史的國人就都耳熟能詳了。
這場股災蒸發掉的總市值有多少如今已不得而知了,但朱富貴覺得肯定到不了五億英鎊。
貧窮,限制了老年杏貞以及她手下們的霍霍能力。
想到如今還懵懂無知的少婦杏貞躲過命中一劫,朱富貴就覺得特別可惜。
東邊不亮西邊亮,杏貞那里失去的溫柔,朱富貴決定從維多利亞老嫂子這里找回來。
因此朱富貴久違地再次嘗試給維多利亞寫了一封騷擾,劃掉,慰問,吊唁,關心的信件。
要不是這個時代的越洋電話根本無法保證傳輸,朱富貴是甚至樂意與女王陛下煲電話粥。
聽她嚶嚶嚶哭訴失去養老金的心酸。
保證不會笑出聲!
除非忍不住……
這一次寫信,朱富貴倒是沒有抱有什么希望。
白金漢宮方面已經把朱富貴拉黑很久了。
之前的信都是石沉大海,鳥無音訊。
不過沒想到這一次,電報發出僅僅半個多小時,維多利亞老嫂子居然回信了!
這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朱富貴讓伊博文念了電文。
雖然朱富貴的英文水平很好,但是他特別希望讓伊博文讀電文。
一來是,作為皇帝,朱富貴的權力是無限的,想讓誰讀電文,就讓誰讀電文,不需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