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還沒有考好,忽然大排檔里響起了一陣喧嘩聲。
清野洋平抬頭一看,原來是佐老爺來了!
“佐老爺好!”
“佐老爺賽高!”
大伙兒紛紛向佐老爺打招呼。
這位佐老爺可不是一般人。
他的女兒是比村花老板娘顏值更高的存在,在廣島當服務員的時候,被大明天兵看上,娶為妻子,是真正的大明媳婦。
他的兒子佐助更不得了。
之前在對反明份子的大清洗中身先士卒,槍斃自己的舅舅也毫不手軟。
后來在明俄戰爭中,面對俄國人在札幌建立的碉堡群,不懼犧牲,帶領七生報國團發動板載豬突,獲得了倭人的最高榮譽,忠誠日月勛章,并得見天顏,由圣人天子親自授勛。
如今,他已經是太平洋戰區飛艇大隊的一名航空兵,并加入了大明正籍,擁有了朱卡!
佐老爺也正是因為有這個優秀的兒子,得以破例將自己的姓氏佐藤改成了佐,兒子也由佐藤助變成了佐助。
總而言之,在這十里八鄉,佐老爺賽高!
“喲,這不是洋平嗎?”
佐老爺見到了清野洋平,笑著道,“干連娘,你父親呢?我好久沒見他了。”
佐老爺也是佃農出身,和清野老爺子是老朋友了。
他們經常一起喝酒。
當然,雙方地位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了。
清野洋平連忙恭敬地回復道:“哎呦媽呀,佐撒麻,我父親因為生病正在家,已經不能下地了。”
“喲西,都能用大明正音與我對話了,年輕人有前途!”
佐老爺豎起大拇指夸獎了一句,然后道,“不過,生病了硬抗是不行的,倭人的土郎中也不堪重用,必須要去奈良城里找大明的醫生看病。”
清野洋平道:“謝謝佐老爺關心,不過我父親是一個粗鄙之人,不配明老爺的治療……”
“八嘎!”
佐老爺上前就是一個耳光。
“干連娘,大明以孝道治天下,你們倭人楢山節考那套不講責任,不講人性,人面獸心的惡心習俗快點收起來!”
當地的習俗佐老爺再清楚不過了。
所謂節考,指的就是村子里,70歲的老人必須去參拜山,所謂的參拜,其實就是把老人舍棄在山里,減少家庭開支。
哪怕是在后世,老人不要給年輕人添麻煩的這種思想依然在日本普遍存在。
疫情之中這種思潮更是明顯。
這顯然是與中華傳統的人文孝道格格不入的。
是與盎薩白皮高度趨同的野蠻習性。
“都護府的老爺們已經說了,凡虐待家中老者,一律槍斃!”
“可是……可是把年輕人槍斃了,老人豈不是死得更快?”
“閉嘴,本老爺正在談孝道,別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