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個圈的中央,不是別處,正是那座五百年來,讓人又愛又恨的北平城。
入關,自北平始。
·
灰白色的海東青在陰沉的天空上掠過。
一根翅羽飄下,落在楊飛虎的手中。
作為一個南方人,楊飛虎從前對這種威武壯碩的草原雄鷹并不熟悉。
但自從三年前見到它那一刻開始,這種美麗的飛翔英姿,與蒼涼遙遠的鳴叫聲便時刻縈繞在楊飛虎的腦海中。
那是他接受上級任務,來到天津濱海灘涂上建立航空兵基地的時候。
那一刻,黃飛虎仿佛覺得,自己做了一個很久遠的夢。
自己曾經是一只海東青,直到夢醒時分,他才回到了地面上。
作為大明帝國,乃至于全世界第一批固定翼航空器,也就是飛機的飛行員,楊飛虎知道自己這一生都注定擁抱天空。
楊飛虎的母親淮軍軍官的小老婆,父親如今在南唐擔任小旗。
楊飛虎已經將母親接去了鳳都頤養天年,而父親卻礙于面子,或者別的考量,留在了南唐。
這種現象在湘淮218子中非常普遍。
比起同學們,楊飛虎有著不一樣的人生。
如班長宋繼秋,如今已是南殷戰區的主管,沙經芳則是帝國最有名望的水利工程專家。
而楊飛虎,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是帝國一名最普通的航空兵。
雖然軍銜高至中校。
太陽漸漸升高,7架涂有藍色偽裝的梟龍005型多用途機的影子漸漸縮短。
所謂多用途,其實多少有些欺世盜名。
所謂多用途,就是指其十分原始,無所謂戰斗、轟炸,還是運輸。
雖然已經是梟龍初代機的第五次改版,但實際上005的性能依然十分有限。
時速每小時155公里,飛行高度2500米,飛行半徑250公里,裝彈量1700公斤。
從數據上來看,梟龍005相比飛艇沒有任何優勢。
但只要真正駕駛過梟龍,就會知道,這種靈活的飛行器必然是未來空軍發展的方向。
再加上朱富貴陛下一以貫之的重視,飛機與飛行員早就超過了海軍,成為帝國中待遇最高的軍人。
楊飛虎最后一次整理好防風鏡,裹上棉襖和羽絨背心。
走到為他準備好的飛機跟前,機械師胡余林“啪”地一個立正。
“長官,飛機準備完畢,請檢查!”
胡余林是從皇家陸軍汽修學校畢業的中專生,雖然與國子監畢業的楊飛虎無法相比,但在軍中也是絕對的高材生了。
實際上,空軍之中都是高材生,沒有文盲。
在高標準文化水平之余,擁有一雙巧手,更是成為一名機械師的必要條件。
而胡余林是大明皇家空軍第七航空聯隊的機械長,是整個聯隊最好的機械師。
楊飛虎則是最好的飛行員。
兩人配合多年,早就默契非凡。
但即便如此,楊飛虎還是按照操作手冊,認真地對飛機進行了檢查。
這不僅僅是對自己生命安全的負責,也是對機械師工作的尊重,更是對帝國重托的責任。
檢查完畢,坐在機艙內的楊飛虎向老朋友豎起一個大拇指,然后合上座艙蓋。
伴隨著柴油發動機的轟鳴聲,迎著朝陽和太行山間吹來的微風,飛虎與梟龍一道如長劍刺入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