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炮艇和小火輪都是向大明采購的。
盤下左宗棠的福建船政局后,淮軍也有了修船的能力,可以應付基本的船只保養工作。
這一次淮軍3萬人北上,走的就是海路,用的就是這些船。
當然,作為大明的尿壺,間接榨干士紳的白手套,李鴻章手中還有一張壓箱底的底牌。
當戰爭打響,索特那準備在后面遠遠督戰的時候,李鴻章笑道:“索老弟,我等為將者,怎么能不親冒石矢,帶頭沖鋒呢?”
索特那看了一眼李鴻章全身上下里三層外三層的防彈衣與頭盔,心里呸了一聲。
無恥狗賊,要不是看在你是漢人爺爺的份上,本汗一定要一拳打在你臉上。
有你這身裝備,本王難道還會不裝這個逼嗎?
不過索特那也無奈。
正所謂親疏有別,作為新附的蒙古人,他可沒有辦法買到大明的防彈衣。
神兵易得,良甲難尋。
鎧甲,永遠是最緊要的戰略物資。
索特那暗自下定決心,回頭一定要想方設法將大明爸爸再好好舔上一波。
雖然自己是蒙古人,但心誠則靈!
也不知道萬歲爺喜不喜歡胡旋舞……
索特那陷入沉思,卻很快被一陣發動機的轟鳴打斷。
只見李鴻章跳入一架漢騎02式坦克,并大喊“吾輩南人,為明皇先驅,萬死不辭,隨老夫殺啊!”
說著,李鴻章腦袋一縮,1米8的高大身材以極其變扭的姿勢鉆進了漢騎坦克,向前沖鋒。
臥槽!
索特那這才知道,為什么自己只敢喊“給本王沖”,而李鴻章敢喊“隨老夫殺”了。
原來特娘的不僅僅是鎧甲的原因,而是鐵甲戰場的原因啊!
高下立判!
看來自己在舔狗之路上,要做的還有太多,太多……
·
同一時間。
城樓下方。
迎接大英天兵的滿洲勛貴們聽到“清君側”三個字,立刻頭也不回地做鳥獸散了。
一時之間,哭喊聲,奪路撕扯聲不絕于耳。
“清君側”是個什么玩意,翻譯給洋人聽,洋人恐怕一時三刻還理解不了。
但作為入關200年的旗人老爺們,哪還不懂這個啊!
中華歷史上,但凡是喊出“清君側”三個字,那還能有好事?
不是喊的人腦袋落地,就是“君”腦袋落地,是不死不休之局面啊!
這些人奪路而逃,將英國人本就散亂的陣型沖得更是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