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地面很不錯,大大提高了行軍速度。
但因為層層轉包和經費克扣的緣故,這條水泥馬路實在太狹窄了。
人和馬不得不擠在一起,艱難的前進。
英國國產驕傲,杜賓汽車的軍用型,時不時就會不慎開出馬路,側翻進路邊的坑里。
笨重的車型,低效的功率,脆弱易爆炸的車胎,以及頻發的事故率,使得英軍看都懶得看這些翻身的汽車,頭也不回地超前走去。
更不要說是去想辦法把它們撈出來了。
對于這些杜賓汽車,基層士兵一致認為,這不過是軍官老爺們又一項撈錢的面子工程。
無非就是明人有汽車,我大英也得有汽車,否則就顯示不出世界第一列強的優越性而已。
跟隨汽步部隊之后,英王德意志軍團的龍騎兵們騎在彪悍的戰馬上,頭戴著傳統的毛絨圓帽,身背著老式的馬丁尼-亨利步槍。
馬路上縱馬揚鞭,穿著德意志傳統服飾的騎兵,道路兩旁四腳朝天,輪子還在不斷滾動的汽車,古典與現代化在這里匯成了一副有些怪異的畫面。
這支英王德意志軍團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可以上溯至60年前的半島戰爭之中,甚至是更古老的十八世紀。
正如英國王室名字所顯示的那樣,德意志和大不列顛的關系在帝國主義時代來臨之前是十分親密的。
盎撒本身就是日耳曼的一支,德意志之一的克森人就是沒有渡海撒克遜人。
而日耳曼人又是維京人的一支,是南下的維京人。
理論上來說,維京人的概念才是與拉丁人、凱爾特人、斯拉夫人一個等級的。
他們與伊朗人,高種姓三哥等一道,組成了雅利安人。
而身處歐洲的芬蘭-匈牙利-烏戈爾人,并非是雅利安人。
故而,英德血統上還是非常接近的,英語也是一種比較進化,趨近于漢語形式的德語。
加之英國國王具有德國血統,是漢諾威選帝侯。
所以在歷次戰爭中,英國王室都雇傭了大量的黑森-卡塞爾公國的德意志雇傭兵。
他們中絕大部分是動員兵、罪犯、賭徒以及破產者。
他們的軍餉很低,很多部隊僅能滿足溫飽需要。
就如大漢喜歡雇傭匈奴人,法國人喜歡雇傭柏柏爾人,阿拉伯人喜歡雇傭南亞人一樣,無論如何粉飾,在各種文明圈子內部也存在著客觀秩序。
雖然都是親戚,但在西方文明世界中,盎撒人就是站在金字塔尖,俯視著眾生。
高盧人和德意志人位于其下,拉丁人更下一些。
而斯拉夫人、凱爾特人。匈牙利人就在最底部了。
如今德國人準備朝著高高在上的王座發起沖擊,英國人自然不放心將這樣一支具有德意志血統的兵團放在歐洲本土了。
實際上,這也不是英王德意志兵團第一次來到北美了。
早在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就有累積超過5萬名黑森雇傭兵來到了十三州殖民地。
這些人繼承了德國人一貫的勇敢和忠誠,一些黑森雇傭軍也表現出嚴守紀律和絕佳的軍事技巧,并且參加了幾乎全部戰斗。
要不是路易十六賣頭援美,靠著十三州那些所謂的英勇民兵,只怕是北美早已經說德語了。
而如今,這支軍團再次回到了先輩曾經戰斗過的地方。
只是心情已經完全不同了。
“該死的英國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