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莫白的觀察,明鄉軍比一般的部隊更加狠辣果決一些。
這非常對他的胃口。
正如之前那個印度人所說的,這片海灘果然變得鮮紅了起來。
看到此情此景,麥肯眼角抽了抽,斷掉的左手小拇指不由得隱隱作痛。
當年在廣島,也是在一處碼頭上,法國士兵和日本偽軍的鮮血染紅了大海。
如今只不過是法國士兵和幕府偽軍換成了英國士兵和馬來偽軍。
好在當日自己還是刀下魚俎,如今,自己已經以“大明人民的老朋友”的身份,成為了座上賓,可以用旁觀者的角度觀察這一場疾風驟雨的戰斗。
當然,僅僅只是“大明人民的老朋友”這樣的身份,麥肯是不太滿意的。
“大明人民的老丈人”這才是麥肯更加希望的歸宿。
你說當年正是他麥肯一手將心投意合的小兩口逼得私奔,亡命天涯?
污蔑!
這是赤裸裸的污蔑!
這不過是一個沒有文化的紐約老父親,對于女兒終身幸福的小小祝福罷了。
只不過表達的方式不太妥當,能有什么惡意呢?
蓮娜婚禮我在場,夫妻洞房我關門,蓮娜嫁給大明的公子,我麥肯·索斯蓋特是第一個舉手贊成的!
麥肯在一旁琢磨著自己下半輩子的歸宿,莫白已經指揮后續部隊打掃戰場了。
將敵人消滅后,再把敵人的尸體綁上石頭,尸沉大海,以防止瘟疫。
至于類似羅約翰這樣背叛祖宗,自決民族的敗類,更是被獲救的華人百姓徒手分成了百來塊,丟進了附近的一處豬圈。
用行話來說,英國人吃的是餛飩面,這些家伙吃的則是板刀面。
而且還是豬肉板刀面。
要知道,在江湖上,若是被水匪抓住,能吃上餛飩面,留個全尸可是幸運的事情。
這種待遇上的差別,說明了在百姓們看來,漢奸比敵人更加可恨。
此事古來如此。
將漢奸們處死之后,華民們抱著親人們喜極而泣。
劫后余生的喜悅是一方面,數百年來的游子,今日終于重回母親的懷抱,這是喜悅的另一方面。
有根了。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沉淀在血液中古老的記憶,這份自豪感,再次蘇醒了。
·
其實這一次,英馬政府原本的計劃倒并不是要把他們當做遠東猶太人,全部送肥皂廠。
倒不是說,英馬當局有多么仁慈,而是正是因為有大明的存在,使得他們不敢這么做。
大英本土那邊能對猶太人搓圓捏扁,是因為猶太人除了金幣,他們的背后一無所有。
而南洋的華人背后,站著的可是大明。
將十幾萬華人送去練肥皂,那不得引得朱富貴那個暴君震怒,增兵東南亞啊?
那可是全歐洲公認的戰爭瘋子,不能用常理判斷。
馬來亞的那幾艘小破船,面對明國南洋戰區就已經非常吃力了,更別說北殷的那些巨艦了。
在面對大明南洋都指揮使司的咄咄攻勢之下,英馬政府自知從本土及印度爭取援軍無妄,打算將這些華人作為手中要挾大明的籌碼。
甚至,他們還準備在親西方的所謂進步華裔當中,挑選一批人組建華勇兵團。
以大英縱橫天下兩百年,經營殖民地無數的經驗來看,這些由叛徒組成的部隊雖然戰斗力可以忽略,但是對于對方的精神傷害是極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