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法國、西班牙聯軍時,他雖然比較菜,但還算是敢打。
而這一次面對大明,阮福時投降雖有婆媽,但至少也在規定時間內投降了。
鳳都機床廠可以有他一個工位。
不對。
朱富貴搖搖頭,看著瘦弱的阮福時,覺得他當一個機床廠工人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嘆了口氣,朱富貴問道:“小阮啊,不知道你對于擠牛奶這份工作有沒有興趣?朕可以給你安排一個很不錯的工友。”
……
阮福時獲得在大明自食其力,成為一名擠奶工人的優待。
但那些阮朝勛貴就沒有這樣的好日子過了。
當年朱棣、朱高熾父子,之所以打下了安南,卻最終又吐了出去,就是因為擺不平當地豪紳貴族,以至于動亂紛紛。
從永樂設立的“交阯布政使司”這個名字,就能看出,不是都護府也不是宣慰司,朱棣確確實實是把越南當做最核心的中華領土的。
但是,他低估了當地復雜的士紳關系,始終沒有辦法找到既忠誠,又得力的代理人。
最終交阯布政使司不但沒有如他預想的那樣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區和核心領土,反而成為了大明朝財政不斷放血的血窟窿。
好在朱富貴的大明,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皇權不下鄉,依靠士紳同治基層的大明了。
由于這些本土士紳沒有在第一個時辰向大明投誠,因此他們失去了流亡印度的優待。
一場大清洗勢在必行。
而且,即便通過了清洗,朱富貴也沒有將他們留在越南或者是印度的打算了。
朱元璋當年為了削弱江南士族,遷徙他們前往鳳陽。
但說實話,江南到鳳陽能有多少路?
沒過多少年,他們就全部跑路了。
如今大明幅員遼闊,比之洪武朝不知大了幾千里,做這個操作自然更加方便了。
朱富貴的初步計劃是,等到未來格陵蘭島回歸大明本土,這些阮朝的王公大臣們將被遷往那里定居,為大明的工業化生產與農業保障,進行合理有序的海豹和漁業資源資源開發。
這不得不說是來自于慈父的拳拳之愛了。
要知道,格陵蘭島那可是川皇求之不得的好地方。
在地圖上看,它比南美非洲都要大。
實際面積也有2/3個印度大小,足足35T。
直至21世紀20年代,這里的人口已經達到了6萬之巨,說明非常宜居。
想必越南朋友在那里一定會生活得非常舒服。
說起來,白山黑水之間的滿洲人遷徙到了夏季氣溫常年40+,動不動就接近50攝氏度,還沒有空調的印度;
而生活在熱帶雨林密布的紅河三角洲的越南人,則遷徙往美麗、原生態、氣候極其涼爽的格陵蘭島……
不得不說,大明周邊的民族生態真是美妙啊!
相比之下,朝鮮人或者到了呂宋,或者到了墨西哥,都是氣候宜人的好地方,當大明最忠誠的狗,就是這么快樂無邊,且令人羨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