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它價格的高升除了大明效應,還有“溫和通脹”的因素。
但無論如何,如今的中華文物越來越珍貴了。
·
約翰·丘吉爾打開木箱,里面用安托利山羊絨襯著一支混元的瓷瓶。
這是那個暴君朱富貴叔祖Emperor·Judy宮廷御用的一支青花如意抱月瓶。
哪怕是五百年后的今天,這支抱月瓶看上去依然晶瑩剔透,非常漂亮。
約翰·丘吉爾并非是完全不學無術,只知道勾引人婦的花花公子,在藝術方面,他的鑒賞能力也是很強的。
在看到這支瓶子的第一眼,約翰·丘吉爾就明白了,數百年前自己的祖宗們為什么會為了這些來自東方的瓷器而神魂顛倒了。
美,實在是太美了。
當然了,以前的歐洲人是見不到這等水準的瓷器的。
宋明清時期銷往歐洲的瓷器,很多都是專門針對歐洲人的口味大量燒制的大路貨。
而這只抱月瓶可是放進紫禁城的。
不過,雖然花錢買不來,但是十四年前的那場零元購,卻讓這些覬覦已久的強盜如愿以償了。
當然,在約翰·丘吉爾的視角里,這只是英國的紳士們從實力的角度出發,拿到本就應該屬于自己的利益罷了。
只可惜,如今為了能夠更好,更快地解決布爾人,這支漂亮的皇家花瓶就要這么送人了。
其實在約翰·丘吉爾看來,區區20萬人口的布爾人根本不需要開普敦總督府的幫助。
父親送這樣的大禮實在是浪費。
如果是約翰·丘吉爾自己,他會選擇送給巴克利爵士兩瓶希伯來秘藥的正品作為禮物。
說不定更能獲得對方的友誼。
雖然老丘吉爾在國會說只要兩萬人就能征服布爾人,但這畢竟事關自己的長子,他還是耍了一個花招。
進攻布爾人的軍隊的確是兩萬人,但是保障印度總督上任,并且增員印度的部隊卻有三萬人。
也就是說,實際上這一批軍隊的總數達到了五萬。
而且都是正兒八經的英國本土士兵。
當然了,這些兵源的質量其實也已經滑坡得很厲害了。
因為英國已經陸續向歐洲戰場投入了60萬部隊。
英國本身的常備陸軍規模就小,這一仗幾乎是把所有的老兵都消耗殆盡了。
再加上北美十三州陸續也增援過去了一些軍隊,如今英國的第二輪全面征兵運動正在轟轟烈烈地展開。
所以能夠給兒子湊到五萬正規軍,哪怕只是簡單訓練的新兵,已經足以顯示老丘吉爾對這個長子的寵愛了。
·
隨著高聳開普敦燈塔出現在地平線上,艦長下令減慢航速緩緩進港。
約翰·丘吉爾打開單筒望遠鏡看向碼頭方向,想象中盛大的歡迎儀式并沒有出現。
這讓他非常的不滿。
不過好在很快他就看到了幾個水手急匆匆地跑了過來。
“這些懶鬼!”
船長尷尬地對約翰·丘吉爾解釋道,“侯爵先生,因為開普敦非常的安全,所以這里的人已經習慣了‘非洲時間’……”
“沒事沒事,我在愛爾蘭的時候見過更加懶惰的家伙,哪怕餓死都不愿意多種兩個馬鈴薯。”
約翰·丘吉爾擺擺手,不以為意地道,“打出旗語,讓他們把導航船開過來吧,還是你直接靠岸?”
“這條航路我再熟悉不過了,直接靠岸就可以了。”
船長說著指揮靠岸。
下意識的,他看了眼燈塔,不由皺起了眉頭。
開普敦的軍隊和官員雖然都很懶惰,但是收稅卻十分勤快。
觀察來往船只的燈塔上面,總是會有人不斷揮舞催促商船繳稅的旗語。
怎么這些今天都沒有呢?
船長意識到今天似乎不太對勁,剛要提出疑惑,碼頭上便傳來了密集的槍聲。
之前那些匆忙跑來“迎接”的水手,紛紛背部中彈仰面倒了下去,有的還一頭栽進了海中。
但也有一些幸運兒,倉皇跳上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