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開城的宋應昌恨不得自己能生出三頭六臂才好。
明、日兩國和談事宜,千頭萬緒,他身居一線,全權指揮。
宋應昌豪氣萬丈,頗有一股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感覺。
他的兩個特使早已出發,去跟豐臣秀吉談判,而他本人也已經接管了明朝在朝鮮的軍務。
這一天,宋應昌破天荒的給駐扎開城的武官們進行了一次匯報。
打算給這些將領們說一下目前兩國和談的進度。
他在會上說的是吐沫星子四濺,口干舌燥的,可反響平淡,響應者寥寥。
不過,這并不影響宋應昌的心情。
在他眼里,這些武夫莽漢們豈能懂得他和兵部尚書石星的深謀遠慮?
只是他總感覺會場哪些地方不太對勁。
仔細掃了一圈,略過全部低著頭都不正眼瞧自己的將領們,宋應昌發現問題出在哪兒了。
他手指向浙軍的方向:“我記得,浙軍之中,有一位女將……名叫……秦參將的,怎么感覺許久不見了?”
李如松趕緊朝吳惟忠使了個眼色。
兩個人之前早就悄悄合計過,該怎么應付這位宋經略。
吳惟忠摸了摸后腦勺,憨笑道:“秦參將近些天身子不爽,天天都在營中修養,末將已經找了開城內的朝鮮女眷來幫忙照料一下。”
宋應昌一拍腦門,原來如此。
接著心底里冷笑一聲,帶個女人入朝作戰,也真虧你們想得出,果然是個拖油瓶。
李如松和吳惟忠看這宋經略沒起疑心,都是暗地里長舒一口氣。
這邊,宋應昌派出的兩個幕僚經由小西行長的引薦順利的抵達了名古屋,開始了和豐臣秀吉的談判期間。
對于明朝愿意和談,豐臣秀吉頗感得意,他也感覺自己優勢很大。
于是乎豐臣秀吉拿出了他準備已久的明日兩國和談條件——也就是歷史上留下笑柄的“豐臣秀吉夢幻七條”。
內容大致如下:
第一、大明公主給日本天皇當妃子。
第二、盡快恢復明日之間的勘合貿易。
第三、明朝、日本兩國大臣交換誓詞,永遠盟好。
第四、朝鮮的南部四道歸于日本。(大概相當于朝鮮半島的三分之一,比現在的韓國稍微小一點)
第五、朝鮮派一二位王子、大臣去日本當人質。
第六、歸還被抓的臨海君、順和君(兩位朝鮮王子)和相關陪伴的大臣。
第七、朝鮮大臣發誓永不背叛日本。
對明朝提出這樣的和談條件,很顯然豐臣秀吉仍舊沉浸在政府東亞的美夢里。
具體分析這幾條,第2、3、6是共識,是和談進行下去必須要做的。
但是,其中的第1、4、5、7是朝鮮和中國打死也沒辦法接受的。
光第一條,要求大明公主和親到日本,這就是異想天開,活在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