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一出,萬歷皇帝極為震怒,立刻下令東廠、錦衣衛以及五城巡捕衙門進行搜捕,要求務必找到這本書是誰寫的。
然而抓捕不是很順利,一直也沒弄清楚到底是何人所為。
滿朝文武也開始了一場生動的表演,各個大臣們親自下場,相互之間檢舉揭發。
雪片般的小報告遞給了萬歷,紛紛說是其他人寫了這本妖書。
然而都是查無實據,純粹變成了鬧劇。
甚至有人跳出來寫奏折揭發,說這本書壓根就是錦衣衛都督寫的,所以才查了這么多天都查不到真兇。
把錦衣衛都督也關起來審了好幾天,發現還是冤枉的。
最后,錦衣衛只能找了一個替罪羊,說是京城里的一個浪蕩書生寫的。
已經關進詔獄審問,而且招供了。
本來這樣就可以結案了,但是朝中有大臣不同意。
他們認為妖書一文論述深刻,非熟悉朝廷之大臣不能為,像是京城里的一個落魄秀才,絕對沒有這樣的能耐。
不過萬歷已經累了,這么一個案子讓他心神俱疲,他甚至想就這么糊里糊涂的結案得了。
今天審閱的奏折里,其中有一個他很罕見的做了批示,便是對這個秀才的處理決定。
判處那個書生凌遲處死,家屬發配邊疆充軍,萬歷打算就這樣讓這個案子消停下去得了。
翻看前面這些奏折,萬歷看到了最后一本。
這是趙士禎寫的。
“鴻臚寺主薄趙士禎……”萬歷輕聲嘀咕了一聲,他對這人沒什么印象。
翻開奏折,這篇名叫《恭進合機銃疏》的奏折洋洋灑灑足有上千字。
一開始,趙士禎用大段文字向皇帝表達了建議,建議多造火銃。
文中明確提議增強武力,繼續改進火器。
后來,他再說一些將領“專以雙糧厚賞,招養夷丁,驅我華人,為虜奴仆,辱我族類,餒我士氣。”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趙士禎勸萬歷與其花費錢糧安撫異族諸酋,“不如置我前據利器”,“丑類狼子野心,養之不惟貽患后日”。
之后,便舉例說明異族之患。
“臣見遼左降虜李平胡者,以朝廷高官厚祿,以寧遠兩世撫育之恩,畢竟陰泄主帥出塞之期,使李如松身膏草野,暴骨塞外,中國有墜將覆軍之辱,伊誰致之?平胡受恩深重者如此,馀可知矣。”
萬歷皇帝看完這奏折,頓時臉色發黑。
“王安……”
“老奴在……”王安緊張兮兮地弓下腰,聆聽圣意。
“這個鴻臚寺主薄趙士禎所遞交的奏折寫的很有些道理。”萬歷皇帝不咸不淡的說道,“其中提議多造火器,及火器鑄造之事甚好,只是……”
王安立刻把耳朵豎了起來,他心里很清楚,這個‘可是’之后的內容才是至關重要的。
萬歷猶豫片刻,拿起幾個奏陳妖書案的奏折,說道,“朕看此人瘋話太多,言辭手法似乎與妖書一案頗有關聯,你讓東廠去查查。”
第二天,朝野開始流傳“妖書”其實出于鴻臚寺主薄趙士楨之手。
同一日,趙士禎被逮捕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