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一邊讓工匠們加班加點的趕制更多的圓形玻璃杯,一邊琢磨著如何把這個好東西賣個好價錢。
這個時代的那些達官貴人們對玻璃其實倒也并不陌生。畢竟西洋人的貨船來了不少,像利瑪竇只是其中的佼佼者,最有才干和名氣的一位,與他懷有同樣目的的人并不少。
而且明朝都在大規模采購火炮的時候,自然也有不少其他的西洋玩意兒帶了進來。
只是玻璃有是有,但大部分都是帶顏色的,就跟歐洲的那些教堂里使用的一樣,五顏六色的玻璃。
像是利瑪竇帶的三棱鏡,在歐洲也不便宜,即便是歐洲也只有極少數人能夠生產出透明的玻璃。
雖然秦良玉周圍的人都驚嘆于這個玻璃制品的美輪美奐,可是怎么讓大家愿意高價買入呢?
畢竟它從功能上來說,只是一個杯子,喝茶喝水用的,可按照秦良玉的思路,得把玻璃杯賣出奢侈品的價格才有得賺。
干坐在家里等著,肯定是不會有生意找上門的。秦良玉決定主動出擊,尋找商機。
首先是讓大明朝的人們試試,體驗一下,切身體會一下玻璃這種商品的好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具體的辦法也不難想,就跟后世許多新創立的奢侈品品牌一樣,找一些名人用。
秦良玉決定利用父親秦葵在忠州的影響力,先送給當地的一些士紳名流們使用玻璃杯,尤其是讓他們在大庭廣眾之下用,從而形成一種使用玻璃杯或者其他玻璃制品非常高端的氛圍。
可忠州還是太小,富人數目有限,秦良玉想了想,還打算送給李化龍一套。
現在正在重慶府督辦平定播州之亂的總督李化龍,應該是整個西南最能吸引人眼球的大人物。
只要能說動了他使用玻璃杯,估計很快就會讓川蜀一帶的富商貴人們爭相購買她家的玻璃制品。
不過這個李化龍到底是個什么脾性,秦良玉是一無所知,她問了問見過其本人的父親和兄弟,也沒說出個一二三來。
畢竟李化龍既非本地人,以前也不在西南做官,大家都不熟悉他。
精心準備了新設計出來的十套玻璃茶具,還有十套玻璃酒盞,秦良玉便去重慶府送禮去了。
趕著一輛馬車,帶著丁白纓和另外一個丫頭,秦良玉現在距離總督府不遠處的一個客棧落下腳。
詢問到了李化龍的總督府所在地,秦良玉便大大咧咧的去送禮去了。
帶著兩個丫頭,分別捧著一套玻璃茶具和酒具,又買了點人參鹿茸之類的尋常補品,奔著總督府而去。
走到一條比較干凈的街道上,路邊還有前幾日下過雨的積水,秦良玉來到了總督府門前。
一個三進三出的宅院,規模尚可,但是給總督用還是有點寒磣的。
重慶府應該還有不少更大更闊氣的莊園,可是這個李化龍都沒選。
而且還有一件事情也出乎秦良玉的預計,宅院的大門竟然緊閉著。她本以為這里會是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呢。
誰知院子門口竟然十分清冷,以至于讓秦良玉都懷疑是不是來錯了地方。
檢查了一下衣裝打扮,秦良玉款步上前,扣了扣門。
畢竟是第一次行賄,秦良玉心里還有些打鼓,不由得干咽了幾口吐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