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妥了《忠州日報》的內容,之后便是陳旭升去安排印刷工人來制作和排版。
過了幾天,內部嘗印了幾份,確認了一切順利之后,陳旭升又一次找到了秦良玉。
“東翁,印刷工人都已經就位,只要再給我幾天,搜集好各地新聞,五天后,我爭取發行出第一份《忠州日報》。”
秦良玉對這個進度表示滿意,她點頭稱贊道:“這報紙主要是注意質量,第一次要一炮打響。你可以多準備些十日,我看五天時間整理好文章時間不太夠,再多給你五天時間,十天之后,發行第一份。”
“好的,就依你的意思,十天后發行。東翁。”
“還有就是你做的第一份報紙發行之前給我看看,我幫你看看合適不合適,合適的話再發行。”
陳旭升畢恭畢敬的答道:“這是自然。請東翁放心。”
十日之后,忠州長江邊上一家名叫趙記的茶樓里,一個‘報社’的‘銷售人員’給茶樓老板來了一份免費的報紙。
“老板,咱們秦家堡發行的《忠州日報》,不要錢,白送給你的!收到了!”
這個茶樓的老板詫異萬分,他結果銷售員手上那份滿是墨香的報紙,打開來看了看。他發現那折成長方形的報紙打開來時有好幾張紙組成的,每張紙上都密密麻麻地刊印著許多問題。小字的右邊往往有一個大號字標題,方便人大致了解這些小字說的是什么內容。
茶樓老板是識字的,他戴上了從秦家鋪子里買來的老花眼鏡,滿頭問號地看著報紙的第一頁。他一邊看一邊讀,把第一頁上限第一篇文章的標題給念了出來。
《播州之亂漸熄,論秦家堡出產的火器在平叛中的作用》。
聽到老板的這段話,茶樓里閑著無事喝茶的茶客們都打了個激靈,一個個來了精神,豎起耳朵仔細聽著。這‘報紙’到底是個什么東西?還有播州平叛的消息?莫非和那些官老爺們看得邸報一樣,是從京城抄來的奏折?又或者秦家堡的主人消息足夠靈通,直接從軍中得知的?
“火器在平叛中的作用?”
什么作用?
這些茶客們識字不太多,卻忍不住心癢難忍,想知道報紙上面到底寫了什么?
一個穿著圓領汗衫的漢子忍不住了,走到茶樓老板跟前,二話不說從老板手上搶過那份報紙,看了看,發現自己不認識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