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上的玲瓏組合還在賣力演出,不過休息室里面,沈常樂和師父于千卻不像是馬上要登臺的樣子,兩人對坐著大眼瞪小眼相顧無言。
于千納悶道:“不是讓你自己研究本子包袱的嗎?怎么你這對個活支支吾吾的,這可不像是你平時的風格啊,到底是有什么問題???”
沈常樂有些心虛的干咳一聲別過頭去:“那個…………沒什么問題啊,我覺得挺好的,師父咱們就這么演唄!”
于千看著平時隨和,但是對于相聲還是十分認真的,此時看到了自己徒弟這個樣子,更是嚴肅了起來:
“常樂你有什么話直接說,到底這個本子你是有其它想法,還是怎么樣的,你給師父的痛快話,別管有什么問題咱倆現在還能調整,要是一會兒上了舞臺,可就一切都晚了!!!”
沈常樂猶豫半晌有些尷尬的解釋道:“其實也沒有什么師父,就是您不是把這個節目的活,全面交給我改了嗎?我就是改著改著,總也感覺不太滿意,這個活太傳統了,也沒有什么新意。”
于千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其實這個《對對聯》的活確實就是這樣,其中的常用對聯,別說是他們了,就連經常聽相聲的觀眾都能隨口對出來,可以說單論笑果這方面確實是差點。
但是畢竟這是沈常樂的第一場商演,再加上是在曲藝之鄉,所以沈常樂和師父于千商量過后,還是初步定下來了一個這個傳統節目。
之后的沈常樂也是一直在嘗試往里面添加一些新鮮的元素,但是效果也只能說是一般,畢竟這段的開頭、入活基本上已經定死了,不管怎么著,都得從文學家這方面入活。
逗哏一直是一個比較裝13的空口白話的吹牛者,在吹牛的過程中,一步步發展最終引出來對對聯這樣一個事,其中很難有更多的創新,添加包袱的地方。
即使是加上了,反而有一種畫蛇添足多余的感覺,沈常樂也因此十分的苦惱,左思右想沒有好的思路。
直到有一天,沈常樂腦海中靈光一現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或許…………我可以放棄在前邊的閑白、話佐料里面刻意的添加很多包袱,如果說直接在對對聯里面下功夫,且不是更加靈活有新意嗎???”
沈常樂豁然開朗,思想一下子活泛了過來,靈感如泉涌。
不過就是這個靈感來是來了,但是等完整的本子寫出來之后,沈常樂一看也是不禁有些嘬牙花子。
要照這個本子這么說的話,那估計師父于千和師娘白惠敏能揍死自己。
雖然說沈常樂平時的膽子頗大,但是這次寫的,即使是他都有一點不敢說了。
于千道:“這個問題我也知道,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快說吧!!”
沈常樂猶豫半晌道:“那個…………要不您看看這個本子?提前說好您可不能生氣啊…………”
于千翻了一個白眼一把拿了過去嘴里面無所謂道:“我就知道你改過的東西不可能這么不三俗…………”
“你太看不起你師父了,我是誰啊?專業的捧哏相聲演員,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無論逗哏說什么我都不會生氣,俗話說的好那叫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