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在幾位的帶領下飛速發展,以至于很快便碾壓了相聲在春晚喜劇節目中的一哥位置。
就連當時相聲名家,侯寶霖的兒子侯三爺都無奈和黃紅搭檔去說了小品,在打撲克牌的過程中說出了那句如今相聲打不過小品的辛酸自嘲。
而隨著老一輩從春晚開始揚名,走出來的喜劇笑星陳佩琪、朱時貌、趙麗容、馬濟、姜土申、侯三爺、馮宮、蔡寧、黑土大叔等等,隨著時光的流逝,有的已經已經去世,有的永久離開了舞臺,而有的即使還活躍在舞臺上,也不過是在走著下坡路。
從零八年開始,黑土大叔和小沈楊的最后一個經典小品《不差錢》的結束到如今,可以說不僅僅是相聲,包括整個的喜劇市場,都幾乎陷入了一個低谷。
不管是干爹郭桃兒的徳蕓社,還是自從一二年從春晚新走紅的小品新秀,其實也不過是異軍突起,在這個整體頹勢的湖面掀起來了一些漣漪。
郭桃兒曾經說過一句話,不是我郭桃兒到底有多么的優秀,主要還是同行的襯托。
這句話雖然說有一些招仇恨,然而仔細品的話其實還真是這么回事,并且他是可以應用于整個喜劇行業的。
近幾年出名的喜劇演員,其實并不一定每一位都是那么的全面優秀。
比如周利波的口碑、人品問題,比方說王子健基本功的不夠扎實,甚至包括開心油條、徳蕓社的郭桃兒成名初期都有不少的問題。
然而雖然有不少的問題,但是其中的每一位都是十分的紅,被很多人所追捧,這其中其實所側面反映的。
其實正是民眾在快節奏、競爭激烈、高壓的社會下,對于喜劇越來越多的需求乃至是渴求。
而這點上,實際是現在包括以后很大一批的喜劇工作者或者主流相聲界都依舊沒有領悟到的真理。
煽情和眼角帶淚不是不可以,但是那并不是絕對的,而是配菜。
只有真正把喜劇的喜字放在第一位的喜劇工作者,才能真正的掌握以后的喜劇市場,才能受到觀眾們的歡迎。
這也是為什么,沈常樂當時在滬都《笑傲江湖》節目總導演的邀請下拒絕,并說出“得喜劇者得天下”這句話的原因所在,因為現在還不是時候。
擁有著前世經驗和記憶的沈常樂無比的知道,僅僅是《笑傲江湖》的喜劇舞臺,實在是讓如今已經在喜劇的舞臺上混的風生水起的沈常樂,打不起來太大的興趣,即使是讓他來當評委。
他心里期待著,他期待著他印象中一個個熟悉的喜劇新星,一個個的成長,一個個的崛起。
他期待著那個最大的,對于喜劇工作者、喜劇演員來說殿堂級的那個競技舞臺的到來,與一個個頂尖喜劇人pk,在時間還沒到來之前,他會為此不懈的努力進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