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一星期里,沈常樂是天天往少馬爺馬志名家里跑,宛如一塊海綿,瘋狂的吸收著所有的水分,只不過后來除了沈常樂一人外,還多了一位同桌,照顧好女兒后,從帝都晚一點到的候振。
馬志名家的書房里,馬志名搖著扇子,完整的看完沈常樂、候振的表演后點了點頭道:
“行不錯,這趟《大保鏢》有我八分火候了,剛才那段《糾紛》也不錯,不過那段跟現在社會有點脫節了,你們要是有想法,以后盡管拿去改編,反正里邊的門道你也都清楚了。”
沈常樂和候振趕緊鞠躬道:“馬爺是您教的好,您多費心了。”
馬志名笑道:“那個不礙事的,這次馬六甲一句話,你們這么大的腕兒,就幫忙過來演出來,那是你們的情分不假,但是既然我知道了,總不能讓你們過來白忙活吧哈哈哈哈哈!”
沈常樂趕緊擺手道:“哎喲,馬爺你這么說可是真有點辜負我們和馬哥之間的情分啦。”
“是啊馬爺,您這么說我們這真是受之有愧了。”候振也是贊同道。
馬志名搖了搖扇子贊同道:“對對對,這事是咱們的情分,我看好你們,跟他沒關系,就跟你們現在叫我馬爺,叫他馬哥一樣嘛,咱們各論各的不矯情了。”
“行啦,今天就到這吧,該教給你們的我是一點都沒藏私,只能領會多少,最后你們發展成什么樣,還是得看你們二位自己研究,自己摸索。”
“尤其是沈常樂,技巧是技巧,東西也是這個東西,要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使用他,而不是一味的非要模仿我這個方式。”
“風格這東西,一人一個樣子,要記得走自己的路,你們不是我馬志名,也不是郭桃兒、于千,誰的老路都不值當你們走,模仿這東西壞了那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好了也就是最多夸一句真像,沒有啥意思。”
沈常樂和候振鄭重的點頭應是,將少馬爺的話深深地記在了心里。
一星期的的學習時間看似不長,但是對于沈常樂來說卻是尤為的重要,少馬爺馬志名的教導,更像是對于沈常樂基本功、相聲地基的加固,以及相聲所學東西的全部梳理。
簡單打個比方就是,以前的沈常樂,更像是一個野蠻生長一般,做的巨大的純肉餡包子。
至于做包子的人剛剛入行,手藝不錯不過算不上很好,但是他扎實的用料,還有能夠填飽肚子的分量,都是讓眾多苦于一般包子店,一籠屜包子沒有二兩肉的食客所追捧。
大家好久都沒有吃過這么多肉餡的包子,一個個吃的當然都是十分過癮,然而這扎實的用料,卻是也讓眾多食客,紛紛一開始都忽略了包子老板手藝不足的問題的。
然而這大肉包子用料足歸足,但是吃多了自然也是膩的,就像是包袱太密集的相聲,反而會讓觀眾們笑累,笑得分心,從某種意義上,也會影響到最后穿插在相聲中最重要的底。
這種大肉包子,對于很多依舊沒有吃過大肉包子的食客來說,依舊是十分有賣點的(路人觀眾),因為他們不常吃,或者就是偶爾吃個新鮮,自然無所謂的。
但是對于經常吃大肉包子(鐵桿粉絲),包子迷(比較懂行相聲愛好者)或者更加注重包子健康綠色(不喜葷腥的相聲愛好者)的食客來說,這大肉包子就難免有種太過于接地氣,狗肉入不了正席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