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有一年的春晚里面,潘子帶著第一年上春晚的閆雪晶準備了一個小品叫《三號樓長》,春晚都已經開始,閆雪晶都已經給家里人打電話,說自己的小品在第幾個呢。
結果之前黃紅的一個小品演的演的給演嗨了,把很多彩排中刪除的包袱和橋段都用了一遍,將整個春晚節目的進度延遲了五分鐘之多。
后續節目照常演出,直接導致位于十二點報時前,閆雪晶和潘子的時間不夠,沒有辦法,節目組直接臨時決定直接取消。
后來還是黑土大叔聽說了以后跟節目組爭取反映,將主持人的臺詞縮短了一些,然后臨時將自己的節目進行了很大程度的壓制、縮水,整整多留出來了三分鐘的富裕,這才讓潘子和閆雪晶的小品避免了被斃的危機。
而當時黑土大叔的小品,正是和范維、高秀閩合作最經典的拿個《賣拐》。
要知道一個成熟度這么高的小品中,每句話每個字都是嚴絲合縫分毫不差的,為此黑土大叔三人迫不得已砍掉了不少日夜操勞琢磨出來的包袱臺詞。
雖然用最后觀眾的視角來看,縮水版的《賣拐》依舊是絕對的經典。
但是如果仔細看的話,還是能輕松的發現,其中節目的語速和節奏都是加快的,甚至很多時候演員包袱說出來,觀眾回過神來正鼓掌的時候,另一位演員的下一句話就已經說出來了,這種情況不管是在小品還是相聲中,都絕對是大忌。
所以說別看就是一首歌的事,岳云朋說的沒錯,如果不是小品演員蔡寧和尚有時間緩沖的關系,這個小品大概率是連修改的機會都沒有,是會被直接舍棄掉的。
只要節目有問題,不管包袱再好,別管是蔡寧了,就是開心麻花來了也沒有用,當時的春晚一向是這個寧殺錯不放過的原則。
岳云朋充滿希望的小眼神,緊緊的盯著沈常樂道:“怎么樣常樂,寫歌這事有希望嗎???”
沈常樂無奈的撓了撓頭道:“寫歌…………說實話雖然我現在唱的還行吧,但是寫歌這事我也是真沒啥信心啊。”
“要不然岳哥我盡力先研究研究,您在問問身邊人???別把雞蛋全放在我這一個籃子里面,這整的我壓力好大啊。”
岳云朋無奈道:“身邊人…………那就是徳蕓社了,你看看徳蕓社里邊除了你,哪個相聲演員跟音樂有關的???”
“鶴侖、糖糖倒是能唱兩嘴,那都是惡搞的,師父…………那改改小曲還行,千大爺的搖滾…………那也是會唱不會寫啊,再說了搖滾也完全不對路子。”
沈常樂也是沉默半晌道:“得嘞,這問題當我沒問,那我研究研究吧,你們對于歌曲的風格、內容預期是什么樣子的,你先跟我說說。”
岳云朋看了看手機,沉吟半晌道:“這個我還真不會形容…………常樂你現在有空嗎?我帶你去排練的地方,你問問他們幾位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