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單的介紹張克和沈常樂認識以后,郭桃兒便自顧自的在一邊看起來了舞臺上的彩排表演,結果是越看越是心驚,越看越是滿意、喜歡,對于津都徳蕓社分社的開業演出,就兩個字放心!!!
這根本用不著徳蕓社的幾個隊長來助演了,隨便舞臺上拿出來一兩對兒,都是真正的頂梁柱啊。
真不怪之前昱浩的師父魏源成要瘋了呢,主要是沈常樂這個九隊的實力和陣容實在是堪稱星光熠熠了。
隊長沈常樂、候振現在論在外的影響力,已經替代小岳岳是名副其實的徳蕓社了。
樂呵兄弟張斌和張強,演出風格火爆、老辣,最善于調動現場觀眾的氣氛。
劉春山和鐵刨花,演出風格可文可武,獨當一面。
廬鑫和昱浩,創作能力極強,包袱和演出內容總是擁有著很多的新鮮元素,發展潛力巨大。
張番和劉全繆,混跡于京津兩地大小相聲團體,演出風格多變。
王子健和王碩,以前京都小二班的班主加頂梁柱,儼然已經發展出來了獨屬于自己的藝術特點,新生代的冷面笑匠。
除此以外再加上劉春山從謙祥益帶出來的骨干力量,這陣容…………別說是跟姜土申、苗付對臺了,就是他跟沈常樂的第九隊對臺都有點虛…………
郭桃兒失笑一般的搖了搖頭心中暗道:“你說這姜土申針對誰不好,偏偏就是挑了一個沈常樂,津都相聲節…………得,八九不離十是想著徳蕓社的力量不可能永遠在津都待著。
“想著等他們這伙人走了以后,再想辦法對付沈常樂獨木難支的津都徳蕓社分社,呵呵…………這下子你們不就是又撞的鋼板上了嗎。”
_____________
而另一邊的津都相聲節,此時也確實是堪稱著急忙慌,隨著徳蕓社的勢力是越來越大,大家也越來越明白了小劇場對于相聲的重要性。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有一分能耐換一分錢的情況下,相對來說對于主流的敬畏也就都少了很多。
反正我不混體制內不就完了嗎?你能管的了我嗎?你要針對我大不了我也去徳蕓社去。
這就導致了本來準備辦的紅紅火火的津都相聲節,現在面臨的一個很尷尬的問題,演出的相聲演員不夠!!!
之前姜土申是奔著跟徳蕓社打消耗戰的,就是看中了沈常樂新創建的徳蕓社第九隊,底蘊肯定不足的前提下做的布置。
結果呢,姜土申興沖沖得帶著手底下的幾位抗剛先鋒過來了,之前電話里頭拍著胸脯保證的老賈,此時卻是突然萎了。
沒辦法,他老賈雖然是津都主流相聲界和民間相聲團體的話事人之一,但是津都這邊也不是他的一言堂。
民間的相聲團體中也都是私營的,賺多少各看本事,相互之間也是明里暗里競爭不斷。
此時所有相聲社團,對待津都徳蕓社分社的感官也是不一樣的,有的盼著最好津都徳蕓社分社第一天開業,第二天就關門的。
也有像名流茶館一樣暗中跟沈常樂交好合作,準備一起做大做強的。
而至于其中占比最多的相聲社團,其實大部分的態度、想法都是冷眼旁觀,兩不摻乎。
津都徳蕓社分社雖然是來爭蛋糕的,但是人家那家大業大的,主流惹得起,他們這些小劇場可是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