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識較量,沒有征兆,電光火石,也極其的兇險,如果寧惜時剛才要滅他,那么他連祭出太陰珠的機會都無,就會直接崩魂,人魂和七魄或許有機會逃逸,但法身肯定廢了。
他下意識的看向寧惜時那邊,發現那里已經空無一人。
這時就聽洪宣問:“回話,這些罪證,你認是不認?”
點頭,周行道:“法官大人,這些我認。”
與此同時,他氪命給自己丟了個仙品的自檢法術。
雖然系統出售的法門、器物等,都頗為便宜,卻也是相對而言。仙品的,哪怕是一次性,也是萬年壽元起步。
但這命周行不敢不氪。他不可能將自己的安危寄托在別人可能存在的善心上。
“寧惜時是吧,萬年壽元對于現在的我而言、起碼也是近半年的辛勞工作才能賺取到的(煉器煉丹售賣賺靈石),這筆帶有真實時間(現實度過的每一天)附加值的賬我記小本上了,咱們來日再算。”
周行知曉寧惜時這么做,多半是感受到了他之前看其時的情緒異常。
略帶輕視、疑惑,而后瞳孔一縮,這些都是先有情緒,然后才有表情。而這種情緒,對于神識高手來說,是有可能察覺的。
另外寧惜時對他當堂殺人的行為大約是非常不滿的。
“這可就是只需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了!我就不信,你堂堂護宗堂堂主,不知道噬罪閣的鬼道修行!還不是欺我位卑不知宗門的那些骯臟,硬是拿裝純后的標準評判,可我有氪命系統,當初跟噬罪閣的那些爛人掰手腕時就知道了這種陰暗勾當,你這兩套標準,就顯得惡心人了……”
對凡人而言,自然是人死如燈滅,除非是靈魂異常,或心懷大執念的,否則不需要地府走一遭,就已經自行消散于天地間了。
所謂的來世,也只是針對靈魂中的‘真靈’而言,并不涉及擁有人格和記憶的意識。
但修士不同,只要是筑基期,殺人不滅魂,其實就等于放其一碼,至不濟,也能混個轉世。
這里邊說道就多了,比如說投個好胎,甚至還能有條件的獲得前世記憶,也就是宿慧。
而像云霄宗這樣的大宗門,玩法就更多,就比如這噬罪堂的鬼道修行。從某種程度上講,其實比一般的修真更容易出成績。
修真者,無人不想成仙。可真正能成仙的,十萬修真中大約有一個?對大部人修士而言,成仙就是個渺茫的希望,越是執著于此,投入的多,就越是無法放下。
鬼道修行,從某種角度講,就等于早早的破滅希望,告訴某些修士,你這輩子就沒有姓趙的命,技工中產到頭,反而因務實而成績斐然。
因此,害命對修士們不是終結,滅魂才是。
因此,修界大戰那是真的殘酷,因為滅魂是常態。
而非大戰時期,各大派有約,即便有大矛盾,也是害命不滅魂。
當然若技術高桿,做到無法查證,是可以無視這潛規則的。
可別忘了,這世界,既有命修(命運),也有卜修,還有各種秘術,比如以魂滅為代價的咒,不能長時間存在,也能在一定時限內標記,以方便查詢。
因而一般來說,也只有高對方兩個層次,才能做到無漏滅魂。
可如果真要高出那么多,基本上不可能有非得害命滅魂的仇怨。
當然也不拋除河東河西,取得大成就后尋仇。可這就又涉及強者為尊,弱者原罪那一套了。
至于以殺低階為樂的變態,只能說,陰德品性,必有反饋,越是高階修士,越是難以掩藏。
像裴宗,從神識角度,他就籠罩在陰郁的氣息中(情緒是有感染力,唯心的角度看,這是精神力場導致的包括共鳴在內的影響,因此這里的氣息,指的是針對感覺起作用的因素所形成的氛圍),給人的感覺很不好。周行猜測,這家伙也是自家知曉自家事,才擔任噬罪閣閣主這種職務,自己的那些惡行打掩護。
周行自己也不是什么白蓮花。而且由于他神識強大,品性特點更容易通過神識之力(精神力)的自然散溢而體現,因而雖然五官精致,皮膚嫩白健康,身形也高高大大,卻并沒有那種陽光暖男的氣質,就跟不用說什么鐘靈神秀,謫仙下凡了。
當然,他其實可以做到至少在證據方面是白蓮花。
但他考慮那樣反而惹人疑,就以‘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指導方針,露了一些違禁的內容在外。
比如說,利用敵對修者的尸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