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蒲團,白守義施法時的水缽也被佛看上了。
周行考慮到這象征著飯碗,覺得的確是和尚該有的家伙什兒!
再就是念珠,來自樹,來自石,來自磚、來自地、來自家俬物件……
周行也不曉得珠化的原則是什么,一句話概括就是四處濃縮挖洞,將個圓光寺上下掏騰的就跟被白蟻蛀了般到處都是孔洞。
最終凝結一百零八珠,三十六顆玉珠,七十二顆木珠,以金絲銀線串聯,其中又有十二顆玉珠是金色,余下二十四顆是青玉,只看這念珠的串法,就知道是有講究的,更別說珠珠有梵文。
周行以為還會有木魚和禪杖,結果來的卻是玉磬和香爐,皆是茶杯大小,一手可握的小巧之物,一左一右,懸浮在他的斜后側,香煙裊裊,玉磬時鳴。
這是五寶,理論上佛家七寶,那么另兩寶呢?
周行很快注意到,他的一身行頭有了變化,款式變化不大,但細節則大變,可以說圓光寺的那些,被改的面目全非。
周行心中閃光明悟,若非他中意這款式,怕是佛化法衣,會被徹底改變,屬于圓光寺的一樣不留。
佛棄圓光寺,他卻因自己的審美愛好留取了一樣,這便是因果,回頭是需要了一下的。
“我與這圓光寺,卻是有緣……”
最后一寶遲遲沒出現,周行也不在意,他知道必然會有交代,到時候自然明曉。
與此同時,場中卻是又一輪的兔起鶻落。
首先是蔣氏,白衣勝雪的蔣氏成功搶到了聶云軀殼。
隨即玉手一拍,聶云頓時連吐三口污血,然后蔣氏拿出塊手帕往聶云身上一兜一罩,便將偌大個成年人收入了手帕中,再展開,赫然成了木偶一枚。
旁門左道,也可以稱作奇門。
周行有足夠的神識在搞自己那一攤兒的同時,觀察場中變化,見到蔣氏的施為,頓時心中有了概念。
這奇門頗有玄妙之術,甚至可以說是別開生面,另有洞天。
比如說以周行之能,之前就沒能看出蔣氏是個有術在身的。
要知道他的偵查、反偵察、示警三項,可是下了大本錢氪命修的高階法,像聶風、死道人,一眼便看個通透,蔣氏卻不行,這足以說明奇門的確有一套。
蔣氏不但成功收了聶云的軀殼,那撲向她化身黑白無常的雙煞,竟然是其麾下。
沖到蔣氏近前,就立刻為其護法,而蔣氏則就地對木偶做法,片刻之后,怒叱已經先一步彈劍遠去的公孫鵠:“公孫鵠,你給我站住!”
公孫鵠自然是不會聽,連稍微的停頓都沒有,繼續狂奔。
然后蔣氏也帶著黑白無常追了下去。
周行覺得這蔣氏身上的秘密也不少。
至少表面看起來不受《觀音頌》影響是一個。
能借血煞爆燃將雙煞化為黑白無常也是一個。
至于追公孫鵠,周行認為應該是鎖定了聶云的魂魄位置在七寶鎮魂珠中。
也就是說,聶璋將聶云魂魄留在壽尸中頂缸。這也合理,畢竟發妻因產次子而亡,次子成長他又一直不在其身邊,是真的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