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回首看自己的前世人生,覺得自己是個即將徹底認命的失敗者。
而內心覺得不是咸魚,是因為他認為自己還在掙扎、還在努力、還有些夢想,哪怕已經從年輕時代的大展宏圖,到了中老年的卑微市儈,但確實還想著變好。
這不是真咸魚。
那么,為什么會覺得小萌的評價戳中了痛點。
他細細琢磨后,發現是因為另一個說法:人窮,首先窮在了思想上。
還有句與之伴生的毒雞湯,同樣讓他深以為然。
窮人缺什么?
表面上缺錢,本質上缺野心,骨子里缺勇氣,改變缺動力。
他定義自己為即將徹底失去夢想的失敗者,其中一個重要依據,還不是因為窮?
錢、野心、勇氣、動力,他都有一些,但又都遠遠不夠,所以他是窮人、是咸魚。
可為什么知道這些道理,還是窮人?
因為知道,但沒做到。
為什么沒能做到?
表面上看,就是這四缺,野心不足,奮斗的動力不足,沒有勇氣冒險,也缺錢運轉計劃。
可內在的,還是窮在了思想上,智慧勉強夠,但認知有問題。
這個感觸,是讀了《窮爸爸富爸爸》之后產生的。
這書優秀與否,不是重點,重點在于它向他剖析了人與人在金錢等觀念上的差異。
正是因為有這個背景,他知道小萌數落他,就是指他思想認知上有問題。
他覺得被戳中痛點,也恰恰是在這方面感到心虛。
那么,當道的選擇這一重大問題,擺在他面前時。他不得不去認真考慮,自己做出的選擇,是不是又一次落在了‘窮’的下乘狀態,如果是,為什么會如此。
他想了很多,也想的很廣。
他甚至分析了自己的三觀形成。
他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走大道、走正道的觀念。
生活中見大家都在走,他也走。
而且,路邊很多標著捷徑牌子的,都是被蓋了刑法的印章的……
然后他就有些恍悟。
原來,思維慣性,已然潛移默化的成為了本能,將他局限在定式范疇之內,甚至自己忽悠自己,以及盲從。
明明已經知道大道跟正道沒有必要關系,也未必就真適合自己,卻還是想走,寧肯面對各種巧立名目、或直截了當的韭菜收割者,也不愿及早的走出大道的邊界,去適應,去謀自己的路。
看看我,人生重來一回,掛開的這么大,還是真loser心理,皇帝的金扁擔。
我特么都氣運逆天了,仍舊覺得自己不行!
慫成了習慣成真慫。
沒有底限的怕事怕死,一退再退,以及很可笑的去努力理解強盜的難。
終于被逼到墻角,再沒的退了,老實人發怒。
但那是匹夫之勇,是不管不顧的無能狂怒,是不考慮勝算也幾乎不可能有勝算的終極發泄。
兵法有云,多算勝少算,更何況無算?騰挪空間都沒了,拿什么贏?
這,才是俗語中‘狼吃肉,狗吃屎’所闡述的要點。
自由的心每少一分,距離吃屎的命就更近一步,等完全沒了狼心,那就不是考慮還能不能站著把錢掙了的問題了,而是考慮吃屎能不能趕上熱乎的。
要是這么理解問題。他現在就該變了。
天下大道,殊途同歸,都是去火葬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