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他覺得,井宿幾百年修為增進歸宿,但他在術法掌握數量及程度上,怕是十分驚艷。
登堂入室,爐火純青。有這樣的技術加成,估計尋常的化神期修士,剛正面都未必是其對手,更別說還是個打架之前先準備主。
分析此種行事風格之人的能力,他認為,井宿在觀察方面,必然也有不俗的藝業在身。
畢竟布置必然是建立在情報基礎上的。
“既然如此,黑白無常的動作,多半沒能瞞過其窺視!”
他覺得,對方好歹是位老辣的元嬰期,即便看不清黑白無常的真面貌,也應該能感覺到其存在性。
以此為假設,分析井宿行為背后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想要當黃雀。
無須管目標如何布置,只要我的布置包容目標的布置,那么目標遲早得應我的局。
“也是個貪婪之人,不僅要完成墨灈的任務,還看上了聚寶妖。也是,聚寶妖令其關鍵法器強化,就好比普通車床升級為高精尖數控車床,一個只能造AK,另一個能造核彈部件,這樣的提升誰敢說不誘人?”
這樣一想,周行便覺得自己不應該急著行動。
比現場發揮,比資源利用,比技術高度。
第一條,他不覺得自己的腦洞差,好歹是穿越者,并不服一個土著。
第二三條,他有系統托底,只要氪命,仙級、道級的技術高度都可以有,這一界他誰都不怵。
于是他以靈犀之術下命令,讓黑白無常,在已有的布置上,進一步強化。
自己付出多一點,氪命就能少一點,省下的就是掙下的。
要想省,自造能力就必然得有,遲不如早,就跟還貸似的,套上緊箍咒,日子過得辛苦點,也就攢出來了,否則十年二十年后仍是空。那么具體從什么開始呢?自然是最常用的一次性消耗品。
他一分析,符箓這個概念進入了視野。
符箓的特質是‘成法’,先付出、后使用,優勢在于當前神識法力消耗極少。
假如一個法術的消耗是10,制成符的激活消耗是1,甚至更少。
當然符箓也有種種局限性,比如威能鎖死,有使用期限,額外增加資源消耗,等等。
還有一個必須注意的點,就是畫符是消耗精力、法力、時間的。
在沒有成熟的量產技術傳播的前提下,名門大派的子弟,沒有開辟符道的。自討苦吃。
大派不肯前仆后繼的投入研發,小門小派根本沒有實力研發。
于是符道就成了窮修士的賺錢藝能,符師也跟地球的程序猿差不多,入行門檻高些的搬磚工。
周行也沒有興趣當搬磚工,但他對用磚很感興趣。
不光是因為節能,還因為用符能極大的提升單位時間的火力投送量。
同樣的術法,修士施展,由于有種種加成,威力是比定式的符法威力高不少的,但能跟一百符法威力比嗎?一萬呢?修士唱大能不能比的過?
當然,一萬張符瞬間同時激活,需要解決的問題可不少。
可這不是有系統么,最不差的就是技術。
符箓印刷技術有沒有?
有的。
養符技術,放的時間越長越強力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