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宿倒是沒有講大話,說掘地百丈,就只會深不會淺。
他有金屬地龍這一掘地利器在手,毀城滅寨、成本低,效率高。
他也注意到了元磁針的存在。
這里的‘針’,是對大地而言,它便如同一根牛毛銀針般纖細,實際上其直徑起步就直徑一丈,如今已然拓展到三丈。
這樣的一根超凡版超導體傳遞能量,單位時間的能量通過率之磅礴可想而知。
柳宿駕馭地龍發現了這玩意,自然是想要摧毀的。
畢竟沒有哪個超凡派系比偃師道的人、更清楚充沛能量的意義和價值。
然而柳宿很快就發現,元磁針比他想象中難破壞的多。
其一,就是能量太過磅礴,本身就像一根紅鐵,任何物質在其面前,都不過是凝固的油脂,懟的結果就是頃刻間被消融。
他也不是沒有想過以量取勝。
偃師道的人在開發相關技術的時候,也是發現了類似油冷降溫的技術的。
那么,只要足夠量的冷油不斷跟紅鐵產生反應,就能極大的消耗其熱量,甚至將之溫度給徹底降下來。
于是,柳宿發現了元磁針第二個特點,道力加護。
正是因為存在道力,元磁針存在于泥土中,卻又與泥土之間形成了隔絕。
突破這個隔絕并不是特別難,卻也不容易。
柳宿做了嘗試,他讓金屬地龍分成兩條,首尾相接,宛如龍盤柱般纏繞著元磁針運動。
當然,這是一種虛纏,關鍵在于通過地龍盤纏的螺旋動作、以及自身的轉動,不斷的將周遭的土石,向著元磁針積壓,從而達成突破隔絕,與內部的元磁針本體產生反應的目的。
結果折騰了半天,除了整出一大堆熔漿,并沒有太大意義。
往本質了說,他的金屬地龍雖然不凡,但其單位時間內的土方搬運效率,還是遠不足以讓元磁針產生足以降溫而走向崩潰的威脅。
作為偃師道的一份子,柳宿對數據那也是很敏感的,測算能力也一差。
結合現實情況,掐指一算,就知道憑他一人,這個辦法行不通。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
他琢磨著,這么粗大的能量管道,本身是有質量的,如果周遭沒有足夠的土石支撐,它會不會因為自重而這段呢?
他覺得應該會,就算不會,他也完全可以讓地龍將其周遭餿空,然后再從一個固定的方向給與其強大而持續的推力,將之折斷。
不過在實施這個計劃前,他決定先去探探元磁針的長度。
結果不言而喻,柳宿深受打擊,深地再往下、再往下、一直往下,完全就是熔巖海。
在那樣的高溫高壓環境中,他的金屬地龍想要不被地火熔巖煉化,就得靠超凡之力保護。
但超凡之力的保護,也是有其上限的。
面對外界越來越恐怖的溫壓,超凡之力的輸出很快就達到了最大功率。
這就是潛地深度的極限。
而在這種深度,物質的密度遠不比地殼,并且都是液態,而元磁針就泡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