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峴略一思忖,答:“萬眾。”
周行點頭:“人在,國便在。”
又道:“此地遭沙漠侵蝕,水源已枯竭,困守必亡。”周行說著拿出張圖冊,展開后,便見上面峰巒起伏,形成光影沙盤,周行指點道:“陛下請看,這便是此地如今格局。”
朱峴這還是第一次直觀的俯視萬里河山。
從這圖可以看出,雍國的國都,也就是腳下這座唯一的城市,已經是浩瀚沙海邊緣微不足道的一片干地,不斷的受沙海風暴沖刷,被徹底淹沒,只是時間問題。
周行又在沙盤上指點一處,道:“而這里,有天府之地……”
朱峴看去,就見周行所指之處,其面積跟雍國鼎盛時期差不多大,地形地貌為盆地,內有平原丘陵,數條大河橫跨,邊緣有雪山屏障,確實是風水寶地,只不過路途遙遠,距此超過兩萬里。
“仙長,這萬水千山,以我等貧弱之軀,該如何跨越?”
“我為此準備了三物,一曰糧秣,夠雍國上下吃嚼兩載,若是沿途再行獵采擷,那么三載也是夠的。
二曰器械,木牛流馬,工具車駕,可載人載物,跋山涉水。
三曰護符,隨身攜帶,祛病拔毒,守命養性。
若陛下有披荊斬棘、篳路藍縷,再興國度之意,需應我一樁事,那便是去‘雍’另立。昔日輝煌也罷,凋敝也罷,殘國舊夢,該斷便斷,重新上路,再建國度……”
朱峴其實沒的選,如今丁口只剩七萬余的雍國,就如溫水中的青蛙,想要跳出這坑,都已無力。
有備而來的周行,可以說是他們唯一的機會。
但朱峴并不是那種乾綱獨斷的人君,跟忠臣商議是必須的流程。
周行當然不會阻攔,卻也對朱峴的表現有些看不上眼。
利可眾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謀劃大事時,挑最關鍵的幾個人來商議,而不能‘民主’。具體辦事時,則需要讓參與者獲得利益,不可事事親力親為。
周行是認可這個道理的,因此,換他是朱峴,首先就會明確主題:“我決定了,與其困頓而死,不如搏一把,闖出一條生路,諸位,按照這個思路,我們議事吧,有哪些利弊,要如何解決主要的現實問題……”
等到討論的差不多了,將糧秣、器械、護符三大支持拋出,他相信議案很快就能進入具體落實階段。
而像朱峴現在這種‘愛卿們,我們是該守這祖宗基業,還是該謀條生路’的開篇說法,確實是給足了臣下的臉,但對于做事,卻是很不友好。
所以說,雍國按照原歷史線最終亡國,真的是有取死之道,這樣的君主,圖有仁愛勤勉厚德之名,卻生不逢時,只能拉著臣民哭哭啼啼的一起去死。
不過現在他來了,為其提供了一個很不錯的機會,但凡這些人沒有瘋,一番討論后,多半還是會決定接受這樁資助。
畢竟這都已經不是危局、而是死局,已經容不下私心作祟。
兩日后,朱峴才有些訕訕的跑來給出了明確態度。
周行也沒廢話,直接告訴他具體該怎么操作。
不久之后,便有官員開始發放紙符。
當然,不光是發放紙符,還包括人口統計,隊伍整編,遷徙誓約等一系列內容。
在都窮的底兒掉的背景下,雍國的官和民之間,關系很顯融洽。
民眾們主動圍上來詢問,官員宣講,操作隨即展開。
紙符帶來的好處,是實打實的,只需要用血在疊成小三角的符上一抹,便能激活,佩戴后,能明顯感覺到病灶減輕。
僅僅是這一條,就立刻抓住了民眾的心。某些人甚至當場落淚,有的是因為日子有了盼頭而激動的,有的則是想到了不久前過世的親人,沒福份等來這一天……
對周行而言,真正的重頭戲其實是遷徙誓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