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濁潮已至,接下來這個世界會越來越適合采煞修行的超凡者,而他的偃師道,比所謂的玄門正道,在這方面適應能力強的多。這也就意味著,時間其實站在他這邊。
墨灈甚至腦洞遐思,猜測這個莊避凡,會不會就是因為知道濁潮將臨,才先侵占他的寶船,后又奪取了佛國遺跡棲身?
他對莊避凡進行人物側描。覺得此人極有可能跟他一樣,都不是玄門正道。但跟他的堂正示人不同,莊避凡更喜歡弄虛作假,隱藏真容。
烏金山修士是假,佛國之主恐怕也是假,那么真身是什么?
不知。
他懷疑是某個喪失了軀殼的古魂。
否則不太好解釋如此強者,卻如同石頭縫里蹦出來般,沒有過往痕跡。
此世界雖然幅員遼闊,但幾乎每位渡劫期以上的修士,都是有跡可查的。蓋因想要攀爬到那個高度,光是資源消耗便是天文數字。
并且,渡劫期之后,人如山,勢驚人。
簡單的理解,就是渡劫期修士由于凝縮了太過磅礴的力量,以至于像大山一般聲勢驚人,無論去哪里都會對周遭的環境造成影響。
他耗費了不菲財貨、搭上了不少人情,去查這個莊避凡,三千年內,無一能對的上號的。這是他懷疑其是古魂的一大緣由。
畢竟以他所知,只有行那鬼仙般的旁門左道之法,才能避過壽元之劫,否則三千年不成仙,必然入滅……
墨灈的心思,細節周行雖然猜不到,但卻猜到了個大概。
周行覺得這是人之常情。
換他是墨灈,在見識了萬物歸一彈之后,也會選擇偃旗息鼓。
搞事的成本已經高的沒辦法接受,哪怕明知雙方仇恨凝固,也不會再輕易出手。
畢竟在這世上,即便是修士,真能快意恩仇的也是少數。
周行琢磨著,就算他猜錯了,代價也無非是佛國被毀。
雖然前前后后沒少投資,可終究是個騷氣玩意,舍也就舍了。
關鍵是墨灈已經被種了蜃種,笑到最后的必然是他,沒有必要為了爭一時之長短繼續砸錢了。
隱秘的離開申國地界后,他便御使烏鐵舟、不疾不徐的往宗門趕,順便清點這次的支出與收獲。
宏觀的看,他花錢是越來越大手大腳了,連帶靈石礦脈事件的收獲,他如今手上只剩三萬出頭的‘現金’,這意味著礦脈事件+佛國事件,他差不多氪了十萬壽元。
之所以這般耗費,主要是花錢思路有了轉變。
之前基本都是一次性用品。而這回,則是更多的偏向于打造可反復使用的物件。
最終,自身實力全面提升不說,麾下可用戰力,也堪稱羽翼初成,若是都算上,堪比一個中型修真門派了。
不過他對像墨灈那般、表面上開宗建府、實際上玩一人國度癮頭不大。
他前世也是當過幾年小老板的,知道風光背后的不易。
更別說,修真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行當,需要專注,需要全力以赴的投入。
至少以他的智商、能力,他不覺得在兼顧的情況下,還能都搞的風生水起,哪怕是有系統。
他用‘人得懂得取舍’的道理告誡自己:有些事,看個風景、游戲一下可以,把自己搭進去,炒股炒成股東,不合適。
于是,收繳的那些機關傀儡,大部分都被他打包扔給了系統。
價格還可以,不算是白菜價。
至于系統是不是轉手將自行車改成輪椅再賣給他,不在他考慮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