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無雙道:“像這類山神河神土地公這類的小神,有的就是,何必新造?”
周行說:“起碼這神就像自種蔬菜一般,知根知底沒貓膩。
咱也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取些微波之利,也是為了運轉。
這般以便民利民為核心的公仆型神祗,豈是那些一天到晚欲求不滿,又或想著在體系里攀爬的神祗可比的?
要知道,越是牛毛小神,往往缺的越多,也越是貪婪。”
玉無雙無話可說。
或許是少年和青年時經歷和見識了太多涼薄事例,有時候她覺得自己的這位夫君,思想挺陰暗的。
但對她是真的很好,不僅能感覺的出,還體現在很多細節上。
只沖這個,她也心甘情愿夫唱婦隨。
而從寧州百姓的角度,宏仁濟世真君的出現,也的確很是時候。
俗話說大恩如仇,天大的人情難以償還,那種沒個著落的心心念念的感覺,跟有仇未報的心情某種程度真的差不多。
既然周行說了‘拜祂如拜我’,那么這種當祖先般供奉祭拜,多多少少也算是一種償還意愿獲得了滿足。
更何況,拜這位真君還有很接地氣的實際好處在里邊。
在這個超凡興盛的世界,凡世人對于神明,那也可以說是司空見慣。但像宏仁濟世真君這般儀軌簡單,只要心誠,效果就能常在的,關鍵時刻效果還能強化一下的厚道神祗,還是第一次遇到。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沖這份實用,沖這份厚道,沖這份靈驗,也必須得粉啊。
并且,人們遭逢大難,可以說人人都痛失親友。
一度自己都生死未卜、惶惑不安,沒功夫難過。
如今算是醒過味來,每每想及,哀戚悲慟便襲上心頭。
有這么份信仰慰藉心靈,活下去的動力增添了不少。
而周行,于他來說,這小神起點低,又局限于小小一隅,氪個萬把壽元便能搞定。
花費這樣的一筆費用,既能給民眾帶來實利,又能一定程度緩解他的愧疚心,還能養出一樽由他掌控的神,且得一份不菲的人道功德,這樣的好事,做的不要太爽。
這也成為了他在寧州城一再滯留的原因。
他在這里找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之法,并獲得了滿足。
這種全程參與、守護一個小社會重建并運轉、所帶來的成就感,不是半途幫一把就閃說能比的。
而在周行的努力下,不到一月,寧州城便迅速穩定,民眾不說安居樂業吧,起碼也是百廢待興,朝氣十足。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人口大約百萬的尚都。
尚都一度陷入混亂和崩潰狀態。不但沒能在災后第一時間展開自救,社會情勢反而愈發惡劣了。
就在大規模慘劇即將爆發的節點,《先天元氣功》的出現,令情勢得以遏制。
大量厚土宗的修士進場了。
他們固然高高在上,對民眾遠談不上好,但出于對人口紅利的看中,他們不允許出現大宗傷亡。
理由不重要,反正就是不準死人,誰造成了該類情況發生,誰就會被處以生不如死的極刑。
有這樣的一個不講理的強力仲裁監督,資源分配總算磕磕絆絆的開始了。合理不合理且不說,起碼人人有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