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以說,真就是在開無雙割草,殺的橫尸遍野。
正是因為有著如此彪悍的領銜效果,第一次行動時,修士一方其實大部分時候都保持著勝勢。
在這種情勢下,其他修士也打的很順,遇機斬獲大,遇矬也能撤的下來。
這使得好些人產生了‘我也不差嘛!這次準備稍顯不足,再加把勁,就直搗巢穴了。這次生生被這些垃圾拖耗的空法了,下次,下次專注突進,必能取勝!’等錯覺。
可等到第二次行動,才發現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那種感覺,就像是在沒有重騎兵破陣的情況下,發動步兵沖鋒。
哪怕對面是一幫烏合之眾,但沒有明顯的陣型缺漏可供利用,且對方士氣未泄,甚至是高昂的,啃起來自然十分費力。
這道理要話說也很淺顯,自然也是有人看出來了。
作為領隊的御劍門,就嘗試再現上一場玉無雙割草的那種效果。
具體采用了高修+劍陣。
前者代替擎天手,后者代替天玄戰陣。
然后尷尬的發現,御劍門的渡劫后修士御使仙劍,竟然真就比不過金丹后期的玉無雙御使擎天手。
具體兩個特征,一個是仙劍的片殺傷,不及擎天手的巴掌拍、拳頭砸實惠。
擎天手可以變得巨大無比,往往一巴掌拍下去,密集的魔物就直接都拍成了渣,以至于魔物到后來都不敢太過抱團。
而一旦呈現松散陣型,修士們就能低風險的穿插。畢竟火力不夠密集的情況下,魔物很難對修士們造成有效的殺傷。
仙劍就不行。仙劍最具威力的,
不過是橫斬。確實能做到一劍下去,橫向數百米,縱深百米之內的魔物皆被一劍兩段。
可消耗也大,不似擎天手,只靠著自重,就非常恐怖。
另外就是水平橫斬,很容易受地形限制。
現實中并沒有那么多農田割韭菜般的條件,哪怕是平原,也不是真就一馬平川,而是有著大量十米上下的土丘什么的,因此橫掃斬切,遠不如拍砸實用。
還有就是致死率相對較低。
魔物被斬成兩段,未必就會死透,普遍能玩二次拼裝。
但如果是擎天手,不光是直接排成肉泥,還在正陽之力的作用下全部汽化,連**的土地一齊毀滅,成為硫化的焦土。沒有任何復活的可能。
于是累算下來,差距明顯。
至于雷光劍、雷音劍,之前說了,外置能源,不耗本體、攻伐方式簡單有效,恒定持久,專門清雜魚,御劍門的劍陣算總賬比不過同樣很正常。
陣戰往往是打順了就氣勢如虹、摧枯拉朽,打不順,那就各種腰來腿不來,不是自己拉胯、就是隊友拉胯。
參與第二次斬首行動的修士們,就普遍有這種感覺。
甚至出現了窮奇‘要么被應接不暇的大量魔物圍毆,要么雜魚三幾條不值得耗時間殺’這兩種極端狀態反復橫跳的尷尬情況。
其他人也是各有各的郁悶,總之就是磕磕絆絆賊難受。
這次行動結束后,以御劍門劍修們的謾罵為開端,聯軍一度陷入了互相指責的混亂當中。
戰績難看,自然要推卸責任,而只要想找,都有毛病。
之后的幾次行動,則證明戰績這種東西,沒有最難看,只有更難看。
都不想犯錯而承受嘲笑和指責,那么就不約而同慫著來。
結果以精英為特色的修士一方,硬是跟以數量特色的魔物一方玩起了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