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委會給出了特別版面推薦,版面之下,還有點評。
每部初評入圍作品都有點評,不過那些都是一般評審的評論,字數也不多。唯獨帶“HOT!”標識的作品,不僅僅有單獨開辟的版面,而且點評人的資歷直線上升。
此前的兩部火焰標作品,都獲得了專家組的大佬專門寫的評論。大賽專家組的成員可以不一般,都是大有來頭的人,視覺藝術大學校長,或者國際IVEA的辦事處負責人,或者知名影視制作人,某位傳媒集團的主編,這些人的評論,那是會被很多媒體轉載的。也會讓作品的影響力提高一個級別。
丁詩媚下意識就更關注于《陳大錘歷險記》下面的評論人。
她微微一怔。
劉啟榮。
這不就是那位著名導演嗎?
向思齊道,“劉啟榮,他的好多作品我很喜歡《微笑》《在云端》《千鳥之路》……!”
身旁的三位室友,已經在看點評了,甚至徐藝寧還習慣看書讀報的低聲念讀。
“……《陳大錘歷險記》,無法不為這個故事忍俊不禁,但在通篇看完之后,又仿佛感覺到了制作者隱藏在背后的戲謔。是的,我用戲謔這個詞……是作者用這種方式,對社會現實現象的辛辣諷刺。
這個搞笑故事里,陳大錘青梅竹馬被抓走了,陳大錘居然是準備創業成為人生贏家收買噴火龍,這個轉折荒誕嗎,無比荒誕!
……明明主角所有的創業方向都南轅北轍,都是一聽就讓人覺得不靠譜,結果前一刻主角公司還陷入危機,卻因為無心插柳大賺一筆,偏偏其中的過程,又充滿了諷刺,很多創過業的,有類似人生閱歷的人,不就是這樣嗎?
當你傾盡所有買了一塊森林,準備借著家具業需求大伐木材大賺一筆的時候,卻突然遭遇了保護林地的行政命令。怎么辦,你面臨破產,也許這就是沉重的命運……
可你眼看著守著森林虧光了錢沒出路的時候,又因為環保和人們理念的轉變,森林綠道,溫泉,度假山莊的需求,讓森林成為了人們逃離城市的一個棲息地。
主角就這樣不斷的人生大起大落中成為了首富,但隨后因為盲目自大,膨脹之后讓身邊的人一個個離之而去,主角最終接連失敗,一無所有……”
“《陳大錘》第一集,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以為看到的只是一個個搞笑的段子湊成的荒誕故事嗎?是看著陳大錘怎么一步步虧成首富最后失敗的故事?”
“不是的,這一集的故事,落點是在哪里?
是陳大錘一開始,無論怎么亂來,因為他的一腔赤誠,身邊都有陪著他的朋友,陪著他一起渡過難關,這是眾心所向,所以哪怕他不懂商業,不懂管理,但他有情懷,哪怕一次次失敗,總能夠尋找到突破口……”
“而后來呢,當他失去了這些赤誠之后,身邊的人逐漸離他而去,他失敗之后不再像是之前那樣不斷總結教訓,而是盲目認為自己永遠能成功,這才是他真正落敗的原因。”
“制作者,用整個一集的故事告訴我們他想表達的真理: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看完這一段,向思齊,黃麗,徐藝寧都抬起頭來,看丁詩媚,“那個……陳一聞,原來寓意這么深的嗎……?”
繼續看。
“我這么多年的從業經歷,只要見到好的作品,都會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激動心情!”
“而這部作品,我感受到了制作者的精巧構思,剛才說戲謔,是背后的制作者的一雙冷眼,是‘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第二集里,那些遇事會首先擺資歷,擺自己奇遇得了什么神功,有什么樣的裝備和神兵,如何酷炫的“武林高手”,不正是我們經歷的人生中,太多人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