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拍攝基地里,一些拍攝任務的完成陳一聞團隊都還很不錯,看得出負責攝影的劉昱很有想法,能搞出自己的創意,這讓圓桌嘉賓在看到這些素材的時候也會驚嘆,“這個劉昱很聰明!”“是個人才!”“他不拘泥于常規拍攝技術知道嗎,他會依照陳一聞的要求,自己去發揮!”
但沒想到在專業評審這里,迎來的就是毫不留情的批判。
關鍵王丘同這樣的專業評審也拿的出理由來,總而言之就是哪個哪個拍攝教科書級的攝影技巧,是如何處理的。哪部奧斯卡最佳攝影作品手法是如何,現場大眾評審們按照個人喜好投票,對于陳一聞團隊的評分還是很高,但畢竟人家是電協派下來的專業評審,人家能動輒冒出一大堆學術研究和過往慣例用來做參考,讓一般現場評審們即便有些不忿,也有些拿不定,畢竟專業人士有專業上的要求,他們也無法反駁。
播出的時候,網絡上對王丘同已經一片罵聲。
若換成其他節目,大概會覺得這是評審要玩砸這個節目,不會有制作方這么愚蠢。但這是競技類綜藝,就有專業評審介入,專業評審偏偏都是電協指派,人家是不需要對你節目負責的,拿得是電協的工資,雖說私底下有制片人給專業評審一些私下交易的勾當,當然這種事明令禁止,然而總有法子可以規避那些法條。
所以一般大制作節目,對于專業評審,都是供著,指望對方不要砸牌子就行。如果到這種地步,那幾乎就是對專業評審公關的失敗了。
可不失敗嗎。
陳一聞可是當初直接懟了電協的人。
如今人家電協直接給予反擊。而且還有理有據,因為從專業的角度,他們團隊確實是參與整個節目的各大團隊中,最為業余的。
看著排名墊底的陳一聞團隊,以及網絡上對王丘同三個專業評審日漸高漲的怒意。
甚至就連圓桌嘉賓們對于屢次看好陳一聞團隊的成片效果,卻屢次被專業評審直接打到最低排名結果的錯愕,即便是在做節目,他們也都透露出了一些不滿的情緒來。
主持寧濤還舉著陳一聞的牌子,“我還是看好陳一聞團隊!我覺得不是非要講究專業性的那些東西!我們小老百姓不講究那么多背后的制作邏輯和技術呈現,我們只需要一點,就是這個作品喜不喜歡就行了!”
圓桌嘉賓和現場演播大廳專業評審觀點如此對立的情況,還比較少。一般無論明星嘉賓還是大眾評審,對于電協派遣的專業評審還是帶著敬意和尊重的。一般也以對方的表述評判為準,不會引起太大的爭議。
而節目也不會為了節目效果刻意制造這種對立。無他,專業評審背后站著電協,沒人敢拿電協來炒作。
但人家現在擺明了無視那些面子上的東西,就要當眾在你的節目上削你陳一聞,你能怎么樣?
前期的團隊技術大比武的評級結束。
林園團隊第一,賈立波第二,丁詩媚也在前三徘徊,陳一聞團隊墊底。
節目將進行最終拍攝環節,由專業評審進行選題。
最終拍攝對決是綜藝的最重磅環節,這些經過技能比武的團隊們將迎來終極考驗,即制作出他們的電影。
一切都是為這個環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