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隨身走,徑直刺向其頸部。
丁小泉身子緊釘地面不動,頭也不回地反手抓劍。
交手兩招以后,凌九霄已然清楚了對方的戰術:以不變應萬變,任你千變萬化,我自巋然不動。
身法再快,又怎快得過手速?
……
果然!
即便凌九霄快得只留下殘影重重、劍影重重,仍是未能刺中丁小泉一劍。無論他攻向什么部位,迎接青鋼劍的永遠是一只戴著天蠶手套的大手。
就算偶爾有漏網之劍,刺在丁小泉身上除了發出‘鏗鏘’之聲給戰斗配上一點音樂之外,再無實際效果。
追求快,則無法蓄力。
追求力,則無法快捷。
一味地快,對丁小泉無用。
讓他抓住青鋼劍比拼力氣,自己又遠非其敵。
看起來,凌九霄根本毫無勝算。
……
丁小泉所倚仗的不外乎三點:一是堅韌的天蠶手套;二是尋常刀劍不得入的強硬身軀;三是深厚的功力。
這些,在交手數十招后,明眼人都已瞧出。
丁小泉自己也毫不掩飾:你不是快么?咱就是要以力勝巧,咱就是要一力降十會。
瞧出我的武功路數又能怎么樣?
關鍵是你破不了!
不得不說,丁震岳確實人老成精,安排自己的弟弟出戰,并面授機宜之后,正好將凌九霄克制得死死的。
雖能偶爾刺中丁小泉,但卻徒勞無功。
不過是白費力氣罷了。
……
眼見丁小泉已立于不敗之地,丁震岳不由暗松一口氣。見凌九霄占盡上風,不知究里的周立、史無前等人卻兀自暗暗高興。
見對方只守不攻,擺明了想耗盡自己的氣力。
凌九霄暗自冷笑,出劍速度和身法均逐漸放慢。
他既然早就掌握了斧頭幫品級高手的武功特點,豈能沒有針對措施?
之所以故伎重演,不過是將計就計罷了。
目的,就是迷惑對手,為自己的絕命一擊作鋪墊。
……
但凡橫練功夫,都有罩門。
只要找到罩門,自可一擊而殺。
丁小泉的罩門在哪里?
恐怕連丁震岳都不知曉。
不知曉,那就慢慢找唄。
只要堅持不懈,總有成功之時。
每塊肌膚、每個部位都想方設法地刺他一劍,還怕找不到他的罩門?不過,兩眼、喉結、下陰和心臟等要害部位,恐怕難以得手啊!
嗯,就圍繞這些要害部位做文章吧。
……
打定主意之后,凌九霄劍法一變:從之前的快,變成了現在的亂。
東刺西戳、左砍右劈,整一個亂七八糟,毫無章法。
這一亂,沒想到正好參悟了亂披風劍法的精髓,從原來的大成境一舉突破到了巔峰境。
戰斗中突破,最是難得。
更容易鞏固,更容易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