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已的輕身功法,他們向來自信。
自命風流、追求風流,輕功不強怎么風流得起來?
如果在大庭廣眾之下,被逼得像猴子般上躥下跳,甚至變成落湯雞…他們江湖四公子和瀟灑書生身為江湖名人,還要點逼臉不要?
因此,一旦再也無法在敞蓬船上立身,他們的選擇都是罷手認輸。
之前的三場武斗,寧問道都是逼得對手無法在敞蓬船上立足,從而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顯然,與肖逸笑之戰,已經積累了一些船上戰斗經驗的寧問道,打算如法炮制。
……
隨著寧問道手中長簫輕輕點出,戰斗宣告打響。
寧問道手中銅色長簫點出時看似很隨意,臨近身時卻突然風聲大作,長簫忽地化成了金光點點,閃爍著寒光遍襲肖逸笑數十要穴。
端的如毒蛇般迅速而不可琢磨。
長簫數個圓孔所發出的凄厲嘯聲,更是懾人心魂。
寧問道一出手,幾乎就用上了全力。
由此可見,他對此戰和肖逸笑都極其重視。
……
讓眾人大跌眼鏡的是,看似文弱的肖逸笑,戰斗風格卻甚為彪悍——以攻對攻,寸步不讓。
面對長簫變化多端、無跡可循的攻擊,兩手空空的肖逸笑突地發出一聲長笑。
笑聲中,身形一晃,頓時幻起重重疊疊的殘影,諸多殘影在點點金光中東一搖、西一晃…雖不斷被金光擊碎,但更多的殘影會隨之出現。
每新出現一道殘影,距離寧問道就更近了一步。
肖逸笑之目的,即便絲毫不會武功之人也能瞧得明白:就是想要近身纏戰,擺脫無兵刃可用的不利局面,讓寧問道簫長莫及。
……
寧問道當然也清楚肖逸笑的意圖。
小巧擒拿、硬功,這些近身纏戰功夫,正好是寧問道的弱項,他自然不肯讓對手近身。
跟凌九霄的實用主義不同。
瀟灑書生和江湖四公子選擇武技時,第一要求是施展起來務必瀟灑,能夠充分展現自已的儒雅氣質。符合要求才會修煉,否則寧缺勿濫。
第二要求才是攻擊力強。
至于防御力,則是被放在了最不重要的位置。
戰斗中,大多是進攻的一方更為瀟灑,防守的一方被動挨打。因此,對于一舉一動都力求瀟灑的他們來說,看不上防御類武技,實也在意料之中。
……
肖逸笑行事,素來喜歡未雨綢繆。
更是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
既然沈白薇要求他必須跟寧問道一戰,而且必須戰而勝之,他自然得事先向她打聽清楚對手的強點弱項。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客觀而言,肖逸笑頗有作弊嫌疑。
但江湖爭斗,誰管你采取什么手段?
一向只看最終結果。
所謂成王敗寇,正是如此。
……
寧問道的一身功夫都在長簫上。
特制的長蕭,可當作判官筆使,用之輕盈點穴;可作短棒使,掃、砸、戳、挑、刺…不無不可。
戰斗時,九個圓孔會發出九種不同的怪音,用以干擾敵手神魂心智。
有此強大武器在手,加之并不擅長貼身近戰,他豈肯讓肖逸笑的意圖得逞?
于是乎,手中長簫攻勢更急。
足下則是緩緩后退,根本不給肖逸笑近身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