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好牛羊肉,倆人就一路向北而去。
路上時不時的就能看見紅小兵小隊,喊著口號,到處亂竄。
“沒想到今年就這么亂了。”在黎妤的認知里面,這些畫面應該在明年才會出現。
白向冬是恢復高考后才來的首都,所以并沒有見識過這個。
村里只是來過幾個知青和右派,并沒有鬧得這么“激烈”!
“快走吧,也不知道曾祖父找的那戶人家,現在怎么樣了!”黎妤催促著白向冬。
白向冬點了點頭,不在駐足,倆人加快步伐前進。
“應該就在這附近吧?”這一帶她并不是很熟悉。
“地址怎么寫的?”白向冬問。
“向陽胡同,十六號。”信封上就寫了這幾個字。
“這里有個月臺胡同!”白向冬指著墻上的指示牌。
左看看,右瞧瞧,眼睛四處尋摸,就怕一個不留神,錯過了向陽胡同。
“那里,在那里!”黎妤來著白向冬,指給他看。
胡同里和黎妤家所在的胡同并沒有什么不同,都是墻上印著標語。
挨個數著門牌號,快到街尾的時候,就看見一座宅子,敞開著大門。
“是這里吧?”白向冬說。
“應該吧,剛才那個是十五號!”黎妤其實在內心里并不想承認。
因為此刻的十六號大宅,大門敞開,里面一片狼藉,鍋碗家什都散落在地上。
白向冬用神識掃描了一下,發現大宅里并沒有人,此刻也并沒有人發現他倆,就拉著黎妤進了宅子。
“已經出事了。”黎妤撿起一副被踩爛的字畫,說著。
倆人并沒有走,在宅子里尋找了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都放進了空間。
“等找到他們家的人,在還給他們!”黎妤并沒有私吞的想法,這家都被抄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資產有限,最值錢的就是這棟宅子的房契,還有幾小盒小黃魚。
“給我兩個籃子,在來一些豆腐,我去鄰居那問問!”白向冬打算去賄賂一下周圍鄰居。
不明白為什么老公指定要豆腐,黎妤還是揮手弄出一板豆腐,外加兩個大籃子。
把豆腐分裝進兩個籃子,白向冬拎著去了右邊的一戶人家。
他剛才已經“看”過,這家里只有一個婦女帶著一個小孩。
敲了幾下門,在里面傳來婦女應門的聲音后,白向冬客氣的問,“大姐,我是做豆腐的,問您個事兒!”
“豆腐?我家沒訂豆腐!”婦女開了門回答。這個月的豆腐供應,她家已經吃完了。
“大姐,是隔壁那家,上個星期從我那訂了點豆腐,讓我今天送過來的!”他雙手拎著籃子,只好下巴朝著十六號大宅指了指。
“他家啊,他家出事兒了,是這家未來的姑爺把他家舉報了!”婦女小聲的八卦。
“謝謝大姐啊,那我得趕緊走,這么些豆腐呢,我得賣了再回村,要不在壞了!”白向冬確定這家確實出事了以后,就想撤退。
“大姐,謝謝你啊,這個你拿著!”白向冬遞給她一小塊豆腐。
“哎呦,小兄弟,太謝謝你了!”婦女看見白得來了一塊豆腐,很高興。
白向冬拐過一個墻角,就跳進了十六號大宅。
“走吧,被未來姑爺給舉報了,咱先回去。”白向冬把從隔離那里打聽來的消息,又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