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黎妤和白向冬早早的就出了空間。
他們趁著百貨大樓還沒開門,跑了一趟白向冬熟悉的一個作坊。
“大叔,這次我們不光繼續訂壇子,還想訂一批玻璃瓶,就和啤酒瓶差不多大的那種,您知道哪里能做嗎?”黎妤和作坊的主人說。
酒壇子都是陶罐,而她現在需要的是玻璃瓶。
“我們這有一間做玻璃瓶的,但是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出來你要的那種。”老漢抽著煙袋,瞇著眼說。
都是老主顧了,他自然知道這戶人家要的東西是要求質量的,而且要求還不低。
“您找人帶我去看看行嗎?”黎妤一聽有人會做玻璃瓶,立馬來了精神。
“這有啥不行的,我帶你去。”老漢把煙袋一磕,然后站起了身。
做瓶子那家作坊和他家都在一個鎮上,都是老街坊了。
黎妤和老公對視一眼,跟在老漢身后走了出去。
他們沒想到在這小鎮子上,竟然真有會燒玻璃瓶的。
“老李頭,在家嗎?”老漢領著黎妤二人穿了兩條街,停在了轉角的一戶人家門口。
“在家,自己進來!”院子里往外吼了一嗓子。
大白天的,他不在家還能干嘛去!
老漢回頭,“走,咱們進去,就這家!”
說完,抬起胳膊,就推開了老李頭家的大門。
“我說你大早上的不在家干活,跑我這來干什么!”老李頭在院子里正吃著早飯,聽到腳步聲,抬起了腦袋。
“給你送生意來了,怎么地,不想干?”老漢抽出別在腰間的煙袋,點了個火,又抽了起來。
老李頭自然看見了老漢身后的黎妤和白向冬,連忙放下手里的筷子,站了起來。
“兩位是……”老李頭有些手足無措。
他可是知道老漢有一個長期大客戶的,就算他一年只做這一個客戶,全家都餓不著。
“這兩位就是我那個長期客戶,這次他們想額外訂一批玻璃瓶,你看看能不能做,質量可得保證啊!”老漢叮囑。
他能這么多年一直給人家做壇子,也就是因為白向冬認可了他的手藝。
慢一些不要緊,但是質量一定要好才行,這句話就是當年這位小哥囑咐他的,他一直不敢忘記。
老李頭的雙手在身上搓了又搓,但還是覺得自己的手不干凈,索性直接沖黎妤和白向冬點頭哈腰的問好。
“兩位這邊請,你們看看想要什么形狀的。”老李頭在前面帶路,走進了一個廂房里。
這是倉庫,他的樣品都放在了這里。
屋里東西堆了不少,但是還算干凈。
老李頭指著墻上的一排瓶子,“都在這里了。”
他這手藝可是家傳,不敢說做的最好,但是也算不錯了。
黎妤看中了一個長頸瓶,就和后世的紅酒瓶子差不多,“這個瓶子,能做成深顏色的嗎?”
老李頭這里的瓶子都是純透明色和綠色的,沒有別的顏色。
“姑娘想要什么顏色?”老李頭問。
他們家最長做的就是綠色和白色,也就是現在外面賣的啤酒的瓶子,和橙汁的瓶子。
但是啤酒和橙汁都是國營廠的,他們很少會從自己這里訂瓶子,人家都有固定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