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彥明和畢喬安當初建議大家種紅薯的時候是考慮到這種作物產量高,又不容易被蝗蟲啃食。
可它不容易保存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那些挖的時候被刨成兩半的,還有本身就帶傷的都是最容易爛的,沈彥明和畢喬安計劃把它們先切了片晾干,然后再碾成紅薯面,或者找工廠做成紅薯粉。
想的到是挺好,就是以目前外界的環境,他們連外出都不怎么做得到,就更別提找工廠什么的了。
更何況,現在也沒幾家工廠還能正常生產吧。
不過,還是先在家里把紅薯片曬上吧,畢竟這溫度和陽光還是很給力的,等蝗災和病毒結束后,他們再去找工廠。
于是,沈彥明和畢喬安就一大早的把那些爛紅薯洗干凈,然后再把不好的地方剜掉。
等那些半截兒的、坑坑洼洼的、或者有蟲眼的紅薯處理好后,畢喬安拿刀把它們切成一片一片的。
沈彥明則是去陽臺上把之前晾曬的玉米給收了起來,然后在地上鋪上一大塊兒干凈塑料布,再把切好的紅薯一片一片放上去。
這是個細致活,因為得擺放整齊節省地方,同時又不能讓紅薯片疊在一起。
所以沈彥明擺紅薯片的速度還沒有畢喬安切紅薯片的速度快。
等陽臺擺滿后就在臥室擺,反正之前那些玉米棒子已經曬了不短時間,現在把它們收到一個房間里,平時注意翻動著點就行。
而且除了地上,像柜子上、桌子上都可以擺紅薯片,反正就是哪里有地方就往那里擺,真的擺不下的話,還有隔壁張和平的屋子。
等把自家那些不太好的紅薯全部切片晾曬后,沈彥明就把自家田里那些好的全部收進了空間,這樣就不怕它們壞掉了。
至于張和平和紀康永的,沈彥明和畢喬安原本是打算扔給他們自己處理的,可想到那倆人整天整天不著家,只能嘆了口氣,還是自己來吧。
于是,兩人直接搬著紅薯箱子去了隔壁,就在張和平的屋子里處理起了那些紅薯。
這次就不僅是品相不好的了,兩人自作主張,把他倆的紅薯全部切片晾曬了。
因為這倆人當初只種了半畝紅薯,雖然不多,可他倆沒有空間,留著那么多新鮮紅薯也吃不了。
與其放壞了還不如做成紅薯粉條,存個幾年都不怕壞。
將來他們要是想吃煮紅薯或者烤紅薯的話,來和自己要就行了。
反正家里那些都是過了明路的,一畝地足夠他們倆吃了。
就這樣,沈彥明和畢喬安又忙了一兩個小時才把這些紅薯片晾曬好。
等兩人離開時,回頭一看,張和平家里幾乎沒有落腳的地兒了都,一眼望去全是白色的紅薯片。
不過,還是留了幾條過道的,因為還得每天來給它們翻面。
至于那半畝地的土豆,沈彥明收了一半到空間里,等張和平回來后再給他。
剩下的一半,則是直接送到了紀康永家里。
等回到家后,畢喬安癱坐在沙發上問沈彥明:“今天曬了這么多紅薯片,你有沒有拍視頻?”
“有啊,還能不知道你的小心思?”沈彥明笑著把手機拿出來,點開視頻讓畢喬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