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無法強制斷電,護衛隊就貼出了通知,告知大家吹空調的弊端。
當然,這個只能說明他們暈倒的誘因。而藥物不管用的原因,至今還沒找到。
不過,李鋼鐵已經請醫護人員化驗中藥材了,究竟它們有沒有變化,過兩天就知道了。
辦完這些事,他就回辦公室了。
而熬大鍋藥的小伙子,在藥湯熬好后,端了一盆給中暑的那些人,剩下的就放在了餐廳里。
他還在一旁寫了個牌子,上書:“消暑湯藥,取用自便。”
中午過來吃飯的人看到后,都上前打了一小碗。
因為不確定是不是苦味兒很重,所以他們喝時都有些小心翼翼。直到確定,湯藥只是微苦,才大口喝了起來。
這些人喝藥只是為了預防中暑,所以他們喝后也都沒啥明顯感受。要想確定湯藥有沒有效,還得看那些已經中暑的人。
因為李鋼鐵事先有打算,所以醫療隊那邊早就安排好了人。
他們在這些病人喝過湯藥后就開始記錄。然后發現,這湯藥雖然沒有縮短治療時間,卻讓他們的病情有所減輕。
這一點,讓上吐下瀉的護衛員們都喜出望外。
李鋼鐵收到消息后,更是激動無比。
他放下手里的工作就跑到了休息室,請求畢喬安再配幾副藥。
畢喬安得知湯藥還算有效后,也沒藏私,不僅給他包了五六個藥包,還寫了一張方子。
讓他交給隊里的老中醫,看看能不能改進。
沒辦法,夫妻倆雖然手握“寶藏”,卻無奈只懂照貓畫虎。
好在他們會的那些都是針對固定癥狀的,即便救不了命,也害不死人。
不然,還真不敢接制藥這活。
而老中醫們就不一樣了,他們有著多年診療經驗,說不好還真能在藥方上,根據實際狀況加以改進,來增強藥效呢。
還有一點就是,把方子給出去,就意味著把活兒給甩出去了。
李鋼鐵下次再熬大鍋藥,直接找隊里的老中醫就行,這樣她這里能輕松許多。
嘿嘿,就是這么狡詐,哪怕只是稍微費些功夫呢,夫妻倆也是能避則避。
當然,這也是基于,這病不要命,并非非兩人出面不可。
送走李鋼鐵,夫妻倆繼續配制起了常用藥丸。雖然對那些藥包的藥效不甚滿意,可兩人已經盡力了。
只希望,手里這些止血藥、退燒藥、解毒丸、保心丸的方子,還能保持原本的藥效。
----------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就到了五月底。
沈彥明因為不用去財務部門報道,所以每天待在休息室陪著畢喬安處理藥材。
本來兩人待在家里也可以做這些事的,可畢喬安不想讓別人誤以為老沈同志不上班,便每天堅持和他來單位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