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城,池錚看到內城墻下面,全是搭建的簡易木棚,一個個瘦弱的老人、男人、女人蜷縮在下面,用碎布遮住身體,偶然還有幾個孩子從身后露出腦袋,是唯一眼神沒有麻木的人。
“那些人……為什么不取暖?”
池錚看這些人冷得厲害,卻沒一個人生火。
“客人說笑了,這取暖的木炭極貴,非大戶人家不可用,就連柴禾一捆也要五文,怎會買得起?”
“我看周邊都是群山,為何不上山取木?”
聽到這兒,腳夫好奇地看了眼池錚,斗笠下的池錚見不到真容,那腳夫老三說道:“回客人的話,這山野荒嶺也并非無主之地,朝廷有令,無令入山伐狩者,杖三十,罰銀五兩。”
該說這朝廷是有環保意識呢?還是太過苛刻了?
但仔細一想,倘若不加以限制,恐怕就不是青山綠水了,而是連一根草都見不著了。
帶著池錚往前走,也不知是否因為下著大雨的原因,兩側街道見不到什么人影,偶然路過幾人,也是急匆匆而過。
街道上的門板也大都關著,這真正原始風味的古色古香,卻并沒給池錚帶來什么美感,而是陰云之下的壓抑與一絲陰暗。
走了大概一刻鐘,腳夫指著前方的房屋,“客人,你要的客棧到了,那客棧較為干凈,掌柜是個正經人,并無什么金皮相面的閑漢,你直接去就是了。”
池錚遠遠看了,“房家客棧”。
“多謝了。”
池錚說著,拿出十枚銅錢遞給腳夫老三,腳夫吃了驚,急忙擺擺手:“客人,用不了這么多,帶這點路兩文就夠了。”
池錚看這腳夫年歲與他老爸相近,但是氣色差多了,這么大年齡,淋著大雨出來陪他走了一路,還身患疾病,不容多說塞給腳夫,“多的是賞錢。”
“謝謝老爺。”腳夫猶豫了下,還是伸手接過。
池錚拉著“葡萄”往前走去,沒一會靠近那客棧,再一回頭,那腳夫已經快步消失在了街道盡頭。
“哎,客人住店?”
店里的一名小二無聊地擦拭著桌子,察覺到了店門口來了一人,抬頭一看,立刻熱情迎了上來。
想要伸手拿過池錚的韁繩,忽地一呆,小二還沒看過有人牽著騾子,上面還吊著一只鴨子的。
“幫我把鴨子和騾子照料好。”
池錚先拿下包裹,又拆下青鋒劍,吩咐道。
那小二看池錚拿著一把劍,頓時縮了縮脖子,往內喊道:“掌柜,來客人了,帶青子。”
小二這才接過韁繩,那邊則柜臺下,一個腦袋伸了出來,頭戴“巾”,撇著胡子,拿著算盤,盯著池錚瞇了瞇眼睛。
那邊小二拉著“葡萄”往另一門進去,池錚則踏步走進堂子內,來到柜臺前佇立。
“客人打哪兒來?”掌柜放下算盤問道。
池錚原以為掌柜要熱情詢問住上房嗎?沒想到居然盤問他來歷。
“我從北面來……”
“要住店啊?”掌柜問。
這不是廢話嗎?我不住店來這兒打野啊?
池錚點點頭。
“那行,客人,先填下店薄,再把路引拿出來。”
店薄?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