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捕頭連忙“叫冤”。
楊子謀也不覺得宋捕頭敢“假傳圣旨”,要敢曲解仙長真意,宋捕頭有幾條命都不夠殺的。
“那好,來人,給本官備上紙墨。”
楊子謀精神振奮,大袖一揮。
這就是宋捕頭的聰明之處了,既然得到了仙長的囑咐,他自然第一時間就在此地常備了紙墨筆硯了,馬上叫人拿上來。
楊子謀深吸口氣,屏息凝神,一口氣寫了“方寸觀”三個字。
但他看了看后,又不滿意,連續寫了十遍,他才取了最后一張成果。
“哎,本官何德何能,豈能配上仙家題字?”
寫的時候是很亢奮,可寫完之后,楊子謀忽然心虛了起來,總覺得有一種皇宮殿堂,圣上不題字,居然要讓他來題字的感覺。
而且一個敢喊,一個敢寫!
喊的人無所謂,寫的人那就真的越想越心虛擔憂了。
“此事會不會不妥?”
寫完之后,面對眾人吹捧,楊子謀反而有點沒信心。
“縣尊大人,既然是仙長囑咐所托,那應是無礙,何況縣尊大人的字剛柔相濟,牽絲勁挺,實乃上佳的好字啊……”
眾人都這么說,那么楊子謀信心提了起來一點。
“都是承蒙仙長看重啊……”
不過池錚不在,眾人吹捧了一陣子,還是有些失望沒見到真仙,過了一會兒,都陸續下山,畢竟還有事情要忙。
楊子謀下山乘轎回到衙門,剛坐起來喝了一杯茶,就聽到外面衙皂急匆匆過來稟報:“大老爺,不好了,不好了。”
“出什么事了?”
楊子謀見不得衙門內的人慌慌張張辦事,立馬不悅。
衙皂卻沒理會他的不悅,慌張道:“有、有,不是,是寧王來了。”
“什么,你說清楚?什么寧王來了?”
楊子謀聞言大驚,猛地從椅子上起身,差點打翻茶杯。
“就是,就是北地的寧王啊。”
“北地的寧王?他、他怎么來這兒了?”楊子謀一把抓住衙皂喝問。
衙皂委屈道:“小人也不知,是寧王的侍衛入城了,就在衙門外等候著呢。”
“快、快,讓他進來,不,本官親自去。”
楊子謀顧不得再說其它,急忙去大門迎接,那名侍衛在外面等急了,看到楊子謀來有點不耐煩,好歹保持了表面上的禮儀。
再一出示玉牌,基本確定了對方的身份。
楊子謀哪兒還敢說其它,立馬通知縣丞與主簿等人,但都來不及等他們,叫上一批衙皂,自個兒備轎去往渡口碼頭。
原來的碼頭處已被守候在此的士卒與侍衛占領,眾多腳夫和生意人都被攔開,遠處停乘的大船,足足有四五艘,光看外表與旗幟就知曉不是一般人等。
當楊子謀趕到的時候,正主已經坐在豪華馬車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