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執壺原來還是個寶貝,能存放這樣的金丹而不破。”
再按下機關,鎖死蓋子,池錚把青銅執壺放下,又拿起冊子遺書翻看。
最后一件留給有緣人的物品,是一把鑰匙,上面刻有不知名的異獸,怪模怪樣,鑰匙體型還不小,約有巴掌之大,這么大的鑰匙,池錚也是頭一次看到。
杜洪在遺書中所說,此把鑰匙分為陰陽二把,若是集齊兩把鑰匙,可直通九幽冥界,可開天地陰門,可橫穿陰陽二界入那幽冥之地,倘若有緣人能境成“真人”,道成“妙化”,可持這把鑰匙前往海外“天柱山福地”,找到第二把陽鑰,也許能解開困惑謎題。
至于是什么謎題,杜洪卻沒再說,只在末尾說了句,“求道之路艱辛萬難,一路坎坷,非不經磨礪,不走荊棘而不可成,吾道孤矣,玄隨子留。”
“哎,也是個辛苦人。”
池錚把冊子遺書放下,感慨一聲,走去那邊石柜上翻看了幾冊書,隨后搖頭,與他猜測的差不多,這些心得體會以及道藏書籍,太過深奧難懂,還他媽不分段不留標點,且全是密文,需要對照破解翻譯,比看文言文痛苦十倍,外行人想要憑借這些秘笈入道,實在是癡心妄想。
“道友,我也沒法了,你這道途看來是要斷定了,”池錚向枯骨拱手,“不過你也不必擔心,我會把你尸骨掩埋了。”
處理杜洪道人的尸骨沒花費池錚太長時間,按照杜洪的遺書,他是閩國之人,那就是萬里迢迢才來到陳國的,也不可能真把尸骨送回家,何況也不知道他家在何處?
杜洪已經老死不知多久了,二三十年說不定,就算他還沒死的時候,杜洪的父母也早就老死了,哪怕把尸骨送回家,也不可能有人來上香,想想這般的人生,到底是幸運呢還是不幸呢?
當初杜洪的選擇到底對不對?
如果他不去選擇這條路,而是留在家里,說不得后面也能入朝為官,也能娶妻生子,也能其樂融融。
而不是如現在這般,老死在不知名的山崖內,若無池錚無意闖入進來,千百年后也不一定有人能進來。
可人生的道路都是自己選擇的,他人并不能插手,到底是后悔還是不后悔,就只能杜洪自己知曉了。
池錚光看遺言,杜洪想來是有些遺憾的。
他把東西都放回原位,這幾樣東西中,鑰匙雖然很有趣,但目前對他也沒啥用途,而執壺和里面的金丹也一樣,好吧,只剩一粒金丹,估計也沒啥用了,至于執壺的三處妙用,他似乎也不怎么用得上。
想來想去,只有這支可以撓癢的太乙拂塵對他最有用了。
拿起這把拂塵,池錚揣在懷里,感覺上頭了,渾身的不對勁也舒服了。
試了試用來撓癢,池錚覺得這玄隨子道人居然沒說謊,用來撓癢還真的特別舒服。
于是乎,池錚笑納了。
他這幾日在這里瀟灑自在,要么追殺穿山甲,要不歇息睡覺,那邊隔了幾個山頭的“方寸觀”內,一些人卻還在苦苦等候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