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說什么了,我現在回頭看看這部作品,忽然發現了一件事情湯姆貓每次想要做壞事,躡手躡腳地一步一步走的時候,背景音樂也是隨著他的腳步演奏一段逐漸下降的音階。”
“我覺得其他的動畫制作組,就該學學比卡公司的制作方法,不僅僅是《貓和老鼠》,迪迦之類的作品,他們的配樂也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對一些畫面進行了對準啊。”
“臥槽,搬運工這是要了其他公司的命啊,以后哪有公司敢瞎配背景音樂的,還不得被觀眾噴死?”
“唉,別說了,寶寶心里苦啊,本來我們公司準備今年也跟風做一部啞劇作品的,結果現在這么一弄,整個立項都被打回去重新評估,我感覺啞劇動漫以后都難做了……”
“你們說搬運工怎么想起來搞這么高質量的動畫出來,他圖的啥呀?”
網絡上到處都是對《貓和老鼠》的贊揚。
沒辦法,太給力了。
尤其是在一眾大佬分析之后,更多的人覺得比卡公司的《貓和老鼠》是良心之作啊。
能將配樂和劇情做的這么搭的作品,大家根本沒有見到過啊。
很多人都在這一天后返回去看了看以前看過的一些作品,他們忽然發現……配樂好爛!
一些在他們過去看來很好的作品,若是吹毛求疵起來,會發現,這些作品的劇情雖然不錯,但是戰斗場面真的是完蛋啊……
畫面跟音樂基本就沒有對上過,為了激烈的音樂不影響敘事甚至還把音樂壓低。
而在這一天之后,也有了一些動畫制作公司看準了門道。
他們覺得搬運工的這部作品配樂和劇情搭配這么火熱,這是什么?這是流量啊!
雖然說頭籌給搬運工所在的比卡公司吃掉了大多數,但是,這種流量中的一口湯也能讓他們賺很多吧?
于是乎在這之后頓時就有一家公司制作了一個日常番。
只不過相較于比卡公司的作品,這家公司制作起來的程序還是有些不對的。
畢竟《貓和老鼠》這種經典中的經典配樂那是千年等一回的。
這家公司是線將作品有制作好初稿,然后請樂隊對著演奏的。
但即使是如此,等到這步作品放映出來后,觀眾們這才發現,即便是這家公司他們也沒有膽大到敢去對每個音。
但是,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的人在后來將其稱作經典,良心之作了,也的確讓這家公司風頭大盛一時。
只是可惜,這家公司本來就是一家新興公司,在這家公司起來之后,五大出手了,一下子就將其拍了下去,然后收購。
說到底,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有搬運工。
那五大對付不了搬運工,難不成還不能對付沒有搬運工的公司么?
當然了,這都是后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