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盡管直言。”
“馥考察時,曾發現合肥一地,南有巢湖,居巢引為屏障,其間肥水又縱橫從中穿過,直入長江水,實乃是控衛江北諸郡的戰略要地也!”
說罷,劉馥定了定神,遂緩緩分析著:“公子,占據合肥,既能保證江北諸郡的穩定,以防止長江已南的江東方面對江北發動突襲。”
“另一面,我軍也可于此屯駐兵馬,予以震懾長江南岸,掌握主動權。”
“但馥觀察到,合肥地勢雖頗為重要,卻并無戰時要塞,官吏也極其或缺。”
“若任由發展下去,只會平白浪費合肥這塊戰略要地的作用……”
“先生之意莫非是準備大建合肥?”
聞言,袁耀腦海里頓時聯想到了原史上劉馥任揚州刺史時所建的合肥空城,令城防無比堅固,致使后來的東吳軍團頻繁率眾來襲,卻終究只能折戟沉沙,望城興嘆的矚目成就。
故此,他遂有一問。
“公子果真思維敏捷,馥確有建合肥之意。”
“還望公子能夠重視之!”
話落,劉馥暢所欲言,將自身胸間意欲建合肥新城的種種想法與舉措紛紛和盤托出,以令袁耀的同意。
聽罷,針對于劉馥建合肥,袁耀自然沒有理由拒絕。
而且,若合肥真的能夠被劉馥從各方面完善,或許他有把握令巢湖鄭氏勢力兵不血刃的瓦解呢。
此事自然迅速的達成了共識。
數事的商議下,劉馥總計提出了十余條發展建設成德、合肥的建議,袁耀均采納下來。
其間,關于如何抑制豪強的土地兼并,是最為重視的問題。
袁耀來自后世,從上帝視覺看,地方豪強與鄉紳堪稱國家毒瘤,其危害性相比士族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是的,士族與地方豪強是兩個不同階級的群體。
太多人將兩者混為一談,認為并未有何區別。
實際上,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
首先,兩者間最本質的區別便在于傳承不同。
士族的起源一般是由飽讀詩書的士人入朝為官而逐步任高官,慢慢積攢、發展成為了以書香門第為主的士族群體。
也正是因為如此,士族的權利往往來源于中央,朝中以及州郡間的官僚階級。
是典型的官僚風。
而地方豪強呢?
傳承主要是地契。
而他們所活動的區域主要便是在地方州郡或者縣城,村鎮盤踞,以兼并田地,圈養門客,收攏佃戶,逃避賦稅。
故此,地方豪強也有另一個名諱——地主。
而士族的家世是否顯赫往往與權利大小掛鉤。
若家族間一直有人兼任三公等高官,那自然是令家族興盛繁榮,反之亦是一樣。
可地方豪強卻是只要能夠一直盤踞于地方上盤剝百姓,兼并土地,維持地契,勢力便能長存。
故而,往往地方豪強的武裝遠超于士族。
似袁氏便是最為典型書香門第士族。
而曹氏則是雄踞當地的豪強。
士族的在天下間享有一定名望,而豪強則擁有絕對會武裝勢力。
這便是兩者間最本質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