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先行率部沖入敵陣的,正是周泰麾下的舊部。
周泰率領這部分人曾經先后大敗過官軍征討而發展壯大,為了避免遭受朝廷的注意被大舉征剿,曾流竄于淮水、汝水,穎水等多條支流體系。
水戰能力自不必說!
有這部分兵力率先沖鋒,又有周泰這位悍將的帶領下,想撕破敵軍的戰陣亦不是太大的難事。
只可惜,袁軍能精通水戰的軍力還是太過薄弱。
大部分士卒皆是南陽、豫州一帶的健兒,讓他們縱橫馳騁于陸地上,那他們勢若草原上的雄獅般兇猛。
可于水上征戰,卻無異于下山的猛虎,虎落平陽被犬欺。
后方一艘寬約數丈且雄偉壯觀的斗艦上,袁耀正居高臨下的靜靜俯瞰著整個戰局,從旁則是跟隨著周瑜,以便隨時請教。
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縱然袁耀連戰連勝,名聲遠揚,但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論水戰的造詣,卻也依舊是遠遠不如周瑜。
當瞧著周泰親自上陣,并憑借著一身勇武率部強行將張英軍的防線撕碎時,其麾下舊部軍心士氣越發高漲起來,戰力自然越發過人。
自然而然的,張英軍所部的缺口被無限放大。
見狀,袁耀此時不由側首相問著:
“公瑾,現敵軍間所部缺口已經被幼平率部撕裂開來,你看我軍現在各部主力壓上,可否?”
一席話落。
周瑜并未立即予以回復,而是再度觀察了半響局面后,方才道:
“公子,還是在稍微等等吧!”
“雖然如今周泰所部已經取得了優勢,但觀其敵軍,卻并未完全崩潰,尚且有一戰之力,我軍除卻周將軍的舊部以外,其余士卒的水戰能力還是太過薄弱,不宜上陣太早,與敵軍相拼。”
“還是先等蔣公奕率部殺出來與周幼平匯合,我軍主力再行壓上吧。”
一時之間,雖然己方面臨著大勝的邊緣,但周瑜卻依舊保持著不驕不躁,極其沉穩的心思,細細觀察著敵軍的動態,予以說道。
他知曉袁軍的整體水戰實力薄弱,便力阻己方與敵軍過早進入廝殺。
畢竟,若無法適應水上作戰的話,那只要在關鍵期間,戰船一旦有搖晃現象存在,那勢必會影響到戰力的發揮。
精通水戰的周瑜自然無比洞悉此點。
故而,他很針對性的提出了建議。
……
廝殺半響。
蔣欽亦是率本部士卒從張英軍側翼殺出,并且直取張英主艦,意圖斬將奪旗,畢其功于一役。
沿途之上,一艘艘戰船上的敵軍士卒被擊潰入見底,江面上浮現著一層層新鮮的血液。
隨著數面夾擊之下,張英所部士卒開始漸漸崩潰了,斗志低落不堪。
面對著此等情況,正時刻不停觀戰的周瑜連忙拱手稟告著:
“啟稟公子,現敵軍陣腳已亂,發動最后的圍攻,將之壓垮吧。”
一席話落,袁耀亦是絲毫不做拖延,遂連忙傳令。
號令傳下。
軍間令旗搖動,各部將官得到指令,紛紛攜眾圍攻殺向張英軍。
身材強壯,猶如鐵塔般的戰將周倉摩拳擦掌完,亦是揮刀迅速往戰陣上殺去。
面對著袁軍一陣陣的強悍攻勢,張英軍終究是抵擋不住壓力了。
張英已是開始萌生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