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返營內。
太史慈不與通報便擅自出擊,且最終還一無所獲時,自然是遭受到了政敵張英等人的一致攻奸。
原本劉繇心底想著也不必太過苛責太史慈。
畢竟,他縱然未有請示出擊,可也沒有造成部眾損失。
但他卻也架不住張英等人的群起而攻之。
“使君,太史慈此次未經通報便擅自出擊,理應當嚴肅處理,以正軍紀。”
“張將軍言之有理,若此等無法無天之人不予處理,那日后我軍又有何軍法可言呢?”
漸漸地……
在一陣陣勸說下,劉繇雖然并未嚴肅處理太史慈,但面上卻浮現出了不善的臉色,以示對其的警告。
這副臉色好似在告誡著:“若再有下次,定不輕饒!”
太史慈與劉繇同郡,皆是外來者。
縱然劉繇雖為朝廷所欽命的揚州刺史,但現在群雄逐鹿,朝廷對于各州郡間的影響力已經是微乎其微。
對于他來說,維護好以張英為首本地豪族之間的關系反而才是重中之重!
他們現在竭力排斥著太史慈,劉繇也無能為力。
他為了避免吳景、孫賁等孫氏親族響應孫策而反戈一擊,故而在戰前,便提前驅逐了他們,將之排斥在外,不在委以重任。
而隨著這等局面的形成,劉繇麾下最大的派系也就只有了張英等豪族,再沒有能夠鉗制他們的勢力。
現在面對著張英派的強勢,劉繇也只能選擇妥協。
畢竟,目前外部有袁氏此勢力極其龐大的威脅虎視眈眈,若在失去了張英派的支持,那他這揚州刺史便真的做到頭了……
……
袁軍大營。
隨著神亭嶺的交鋒也已經過去數日。
但此次發生碰撞以后卻并未給戰局帶來絲毫的變化。
事后。
揚州刺史劉繇依舊固守營壘,拒不出擊。
面對著對方猶如王八般的龜縮,袁耀亦是一時陷入了一陣無力感。
他不怕敵軍出來野戰,就怕對方堅守不出。
強攻縱然能夠突破,但傷亡必然也會不小。
他目前麾下幾乎皆是百戰的精銳健兒,袁耀不希望這些士卒折損于此。
平定江東諸郡,對于袁氏來說是并不太難的開胃菜。
袁耀更是想借此達到練軍的目的,然后保全主力,好待日后能夠舉大眾進行北伐,相爭中原諸州。
主帳。
袁耀此時身席青衫,束發而坐,穿著及形象皆與士子一般無二。
瞧著以劉曄,周瑜為首的主要智囊團都已經聚齊,袁耀方才忍不住開口道。
至于參軍蔣干則被袁耀任命為治粟都尉,留守歷陽,以負責江北輸送往江東前線的糧道后勤等保障,故而此次并未隨軍跟來。
“子揚,公瑾,距前幾日的神亭嶺與敵軍遭逢碰撞以后,劉繇此老賊卻依然無動于衷,繼續持著堅守不出的戰略。”
“不知你們可否有何謀劃,能夠引敵軍出擊?”
話音落罷。
袁耀拱手相問著,語氣里透著絲絲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