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散心于外,于竹林深處偶遇大橋。
二人傾心攀談良久。
隨著天色將晚,袁耀借以返回皖城的路途間多有不安的理由欲護佑其一同返回。
聞言,大橋卻說道:
“公子多慮了,自從您攜部平定廬江全境并肅清郡內匪患等勢力后,皖城周邊相比以前治安已經是好了許多。”
“現在婉還有家仆隨身護衛,不會有危險的,公子不必如此牽掛!”
不過,話雖如此說,袁耀卻回道:
“無事,正巧耀也要返回城中,你我同路,我也照顧你一程。”
隨著袁耀的執拗下,最終大橋也應承了下來。
返回皖城的路途間,大橋與袁耀并肩而行。
接近十余名的家仆護衛則持著樸刀緊隨于身后。
一路之上,二人亦是仿佛有說不盡的話題般。
而此時的袁耀心間亦是躁動不已。
他似乎感覺自己已經對大橋一見鐘情而動了真感情。
可正當二人相談甚歡且距離皖城還有一段不少的距離時。
變故卻忽然發生了!
忽然之間,從兩側的草叢間陡然串出約莫二三十余眾,身席夜行衣,頭裹面紗的黑衣人,各個孔武有力,手執腰刀,面露殺氣騰騰之狀。
須臾間,便將袁耀一行人迅速圍攏了起來。
見狀,袁耀瞧著對方似乎是來者不善,不由陡然拔出腰間利劍,身軀徑直上前將大橋護在身后,并厲聲高喝道:
“汝等乃何人?”
聞言,其中一位黑衣首領卻是冷聲道:
“袁耀,汝結仇于江東,我等皆是奉他人之命前來娶爾性命的。”
“今日,你必死無疑!”
一席語落。
袁耀思維頓時間便在腦海里活躍的思索著。
仇家?
江東?
究竟是何家欲買通殺手娶他性命?
畢竟,縱然袁耀平定江東對待部分地方豪強的態度并不似有多么的友善,但也沒有像歷史上孫策那般而大肆屠戮。
那么,會是誰甘愿冒滅族的風險會買通殺手前來針對于他?
一念于此,袁耀心下不由暗暗道:
“難道是……?”
但此時的局勢卻是容不得他多想,因為這些殺手卻是不給他不容多想的機會,直接徑直揮刀向他圍攻著攻來。
見狀,袁耀唯恐打斗之下,一時誤傷到大橋,便不由回聲道:
“大橋,這些賊子都是沖著我來的,你先往后退,以免到時候波及于你。”
大橋哪見過此等血腥的場面,瞧著對面人人皆是殺氣騰騰的架勢,亦是被嚇得花容失色。
但她還是保持了數分冷靜,知曉繼續待在袁耀身旁只會給其添亂,便不由立即拾步迅速退至家仆中間。
而此時,袁耀則持劍一人面對著諸殺手的圍攻。
可經過于軍旅長達大半年時光的摸爬滾打,此刻的袁耀比之以前早已脫胎換骨,縱然此時面對著諸殺手的圍攻,卻依然做到了波瀾不驚,毫無慌亂與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