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兩家能夠保持聯盟,一致對曹。
那曹操便將持續受到兩家極大的壓力,而無法一家獨大。
兩家合,則曹氏危!
兩家分,那曹氏一家獨大,統一天下之勢便成矣!
自襄樊大戰,吳軍襲取荊襄以后,那時候曹魏便已經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
從那時起,兩家在無法撼動曹氏的根基。
“原史上,聯劉抗曹一直是魯肅畢生堅持的戰略方針,也在一直竭盡全力的維護,可終究其本人敵不過歲月的侵蝕,而逝去。”
一時,袁耀腦海里不由浮想聯翩著關于魯肅的事跡。
魯肅原史上是建安二十二年逝世,而漢中大戰與襄樊戰役接踵而至的爆發。
這兩場重大戰役中,北方各種叛亂、因徭役過重而不堪重負的民眾起義等等各事項已經將曹操忙得焦頭爛額,在面對著漢中、襄樊兩線開花的戰局。
這一次,曹操幾乎是在最后兩年,差點不得善終。
若魯肅能夠活到這時,顯而易見,以魯肅的戰略大局觀,他必然不會像呂蒙那么目光短淺,將眼光執著于荊州那一城一地上。
他定然會力勸孫權趁機席卷淮河流域,鞏固淮南之地。
然后為下一步逐鹿中原做充分準備。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原史上的孫權在周瑜、魯肅尚在的時期,確實也是一位心懷天下的英主。
可在魯肅逝世以后,孫權卻逐漸變得不思進取。
最終,為了荊襄之地而錯失了最后一次能夠據有淮河流域,稱雄天下的天賜良機。
這無疑令人可悲,可嘆!
聯想于此,袁耀此刻內心深處也包含著無比激動的心思,并暗自沉吟道:
“魯肅啊魯肅,本將不是孫權,只要汝跟了我,必然不會在帶著遺憾離去。”
這一刻,袁耀無比自信。
當然,他亦有自信的資本。
現在的他可謂是坐擁揚州全境,雄踞淮河流域,勢力相比原史上的孫氏政權不知強了多少倍。
其次,袁氏目前更是大漢天下的第一士族,門生故吏遍布州郡,威望極其深厚。
在這如日中天的聲威下,袁耀自信能與天下群雄一戰。
在袁耀看來,魯肅絕對是最為頂級的戰略大師之一。
諸如荀彧為曹操制定籌劃平定北方的戰略總方針,以及諸葛亮為劉備在隆中所提出的“三分天下”,以及魯肅的聯劉抗曹。
這三道戰略方針無不是影響著天下格局。
此三人并稱為三國時期頂尖的戰略家絕不容過。
……
一時間,瞧著袁耀竟是愣神不已,半響都未回過神來時,一旁的劉曄卻不由面露疑惑之色,暗暗道:
“少主,這是怎么了?”
良久,他不由輕輕推了推袁耀的身軀,方才令其從魯肅原史上的各項事跡中抽回了應有的思緒。
“子揚,不知魯子敬現今何處?”
待回過神來,袁耀亦是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之色,遂連忙相問著。
這也并非他如此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