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號令傳下。
約莫將近二三十余眾紛紛持刀殺出。
他們盡數身著黑衣,頭戴斗笠,以掩蓋其真實身份。
此自然也是袁術的要求。
在周邊數十余人的圍攻之下,陳王劉寵縱是身負重傷,卻依然是不肯束手就擒。
依然持著利劍與之殊死搏斗著。
一劍又一劍的刺出,仿佛一記記的劍花在抖動一般。
一連數劍,都擊殺了數人。
可相對應的,他自然亦是受到極大的重創。
身間一道道創痕,無不是鮮血涌出。
隨著血液的逐漸涌出,他身形亦是有些站立不穩的跡象,劍法也相形見絀,越發凌亂起來。
緊隨著,他越發難以抵擋諸士卒的圍攻。
花費好一會功夫,張闿攜眾終于將其格殺于野外。
然后趁陳國軍士尚且還未圍攏過來之際,立即攜部抽身而退。
直到陳國相駱俊聽聞消息,率部馬不停蹄地趕來時,所遇場景只是失血過多,暴尸荒野的陳王劉寵尸首。
隨著陳王劉寵死于野外。
雖然國相駱俊第一時間采取了緊急措施封鎖了消息,阻止陳王遇刺的消息散步而出,而引起陳國境內士民間的恐慌與動搖,引發混亂與動蕩。
但消息卻依然還是不脛而走。
緊緊過去了五日不到的時間,陳國境內對于陳王劉寵的死訊幾乎達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
陳王劉寵執政陳國多年,于境內休息養民,注重民生的發展,繼而導致民殷國富,家家戶戶都幾乎有余財,生活相較無比富實。
對外,又大肆征召民眾入伍,組建強軍,時常剿滅四方匪患,以除暴安良。
這一系列的舉措,無疑讓陳國境內士民無不對其敬重不已。
而隨著如今陳王劉寵的遇刺,卻是陡然令諸士民大驚失色,緊隨來的便是境內各郡縣所傳來的一陣陣騷動。
原本因畏懼劉寵勇武而暫時隱匿起來的各方悍匪此刻聽聞其遇刺的消息過后,頓時之間紛紛暴起,開始徑直大舉劫掠、肆虐陳國各郡縣。
一時之間,各方士民無不是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經此情況,陳國相駱俊于臨危之間處事不亂,泰然自若的擁立陳王之子為新任陳王,然后施以陳王的名義調集諸軍,開赴各方予以平叛。
但只可惜,國相駱俊治理民政確實頗有政績,但在統軍方面卻還是太過相差甚遠。
連續派遣了數路平叛士卒,卻不僅無法剿滅叛亂不說,反而是令各匪患勢力愈發猖獗無比。
而陳國境內所發生的這一幕幕情況,亦是早已在袁氏的掌控之中。
……
九江郡。
首府壽春。
當張闿秘密攜著劉寵首級前來相見左將軍袁術予以邀功時,袁術此刻對于陳國方面所發生的內亂已經有所了解。
欣喜之余,他亦是聽從了幕僚張竑的建議,敕封張闿為雜號將軍,并攜部眾繼續屯駐于九里山,好為日后己方功伐徐州之地時布局。
將張闿打發走以后,袁氏諸將此刻亦是紛紛開始摩拳擦掌,他們只等袁術一聲令下,便陡然攜眾徑直向北而進。
好一舉而鯨吞陳國腹地,繼而俯視中原諸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