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又在心間默默說著:“待中原之戰勝負分出之際,亦是我出仕之時也!”
此刻,他在心下暗暗定下了一道目標。
……
隨著戰事的繼續持續著。
袁軍接連取勝的戰報也在繼續發酵著。
當消息向西傳來時,此時的李傕已經親率李蒙等西涼驍將進軍至洛水一線,即將就要對張濟、段煨等人所屯駐之地發起突襲。
臨近攻擊之間,許昌已南的敗報再次緊要關頭接踵傳來。
但此時間,遙視著斥候渾身一臉狼藉且神情低落的情況,李傕心間陡然間生出了一絲不詳的預感。
緊隨著,他不由悄然收下軍報于甲間,暫時并未查閱。
值此關鍵時刻的戰斗即將就要打響。
李傕絕不可能為了查閱戰報而影響全軍的軍心士氣。
隨即,李傕繼續縱馬挺刀,命各部加速行進。
他所制定的計劃,自然是要先行摧毀張濟所部的根基。
張濟駐地外。
西涼數萬大軍已經齊聚。
由于雙方在軍事實力上差距太過巨大。
李傕也并未采取任何的偷襲手段,而是正正當當的發起了進攻。
但就在此時。
卻令李傕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況出現了。
只見敵軍營門轟然大開。
一位身長八尺有余的西涼健兒,身批錦繡戰袍,俊郎的面容搭配著飄逸的長發。
此時,只見這位青年手持著虎頭槍,縱馬當先立于營外。
身后則是約莫數百余眾的騎士軍團。
此人正是張濟的侄子張繡。
曾在西涼大地上闖下過赫赫威名,被西涼諸人稱為“北地槍王。”
很明顯,李傕與張濟作為曾經的同僚,兩者間都無比熟悉。
對于眼前這位年紀已經在二十五左右的青年張繡,曾經年少時也曾闖出過一番名聲的他,李傕并不陌生。
既然如此。
李傕一時也并未立即主動發起進攻,反倒是親自揮刀縱馬上前,隨即徑直朝著其高喝著:
“張繡,汝之叔父心懷不軌,暗揣野心,竟是圖謀自立,枉顧圣恩,背叛朝廷。”
“今日,吾貴為朝廷大司馬,特意興兵前來討伐此賊。”
話音落罷,李傕稍作沉思,語氣頓了頓,遂道:“但念在汝叔父曾經與本將皆在董相國麾下效力,互為同僚。”
“本將念及昔日之情,不愿與之在戰陣之間兵戎相見!”
“張繡,識相的便速速勸說其叔父率部歸附,本將將既往不咎。”
“不然,別怪本將不念舊情,大軍一旦攻入汝等營中,必將會橫尸累累,血流成河,猶如犁庭掃穴般全殲爾等亂臣賊子。”
“孰是孰非,還望汝等思慮清楚。”
一時之間,李傕卻是出言開始忽悠著。
但瞧著對面的張繡此刻卻是一言未發,靜靜立于此處。
他卻是在李傕出現的這一刻猛然抓住了機會,準備率眾沖擊西涼軍陣,以挫其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