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二人的默契不由得到了再度肯定。
因為,手心上進皆寫著“劉”字。
此顯然是意圖已經很明顯。
接下來,面對著先前頻繁遭受到周邊各方勢力都宛若猛虎般的攻勢。
袁耀亦是決定主動出擊,反擊敵軍。
瞧著二人如此模樣,雙方對視的眼神都仿佛還無比犀利的他,亦不由流露出了層層的笑容,沉聲回應著:
“子揚,少主,你等一致持共同意見,敬亦附議。”
顯然,對于大軍反擊侵略犯界的荊襄劉表,三人都達成了一致的意圖。
既然已經制定下來了反擊劉表軍的計劃。
那自然亦不是空話。
但目前尚且還屬于寒冬冰封時節,陸路上大雪冰封,以及各項支流水系結冰,都已經注定無法再令諸部行軍。
一時之間,各軍漸漸掩息旗鼓,沉寂下來。
或許,各方勢力都在牢牢等待入春過后的日子。
到那時,此大漢十三州或許都將會亂做一鍋粥,各群雄間為了地盤相互征伐,不知多少黎庶又將會因為開戰而遭殃。
……
此時間,固然是袁氏,也屯駐許昌默默地等待著季節便暖。
或許此時的袁耀并不知情,率部屯駐赤壁的周瑜與江夏太守黃祖攜大眾鏖戰江面之上。
由于雙方水軍方面的實力戰力、甲胄,戰船都并不遜色于對方。
固然荊襄水師此刻規模相比周瑜部規模更勝一籌。
但在周瑜憑借著出色的水戰指揮下,黃祖依然無法在江面上取勝。
而鑒于兵力上的不足,也令周瑜缺少了大破敵軍的機會。
但苦等久等,周瑜卻是等來了黎明前的曙光。
這日。
赤壁大營內。
一席甲胄于身,腰懸利劍,面色無比英俊且帥氣的臉龐,此刻身著將軍袍亦是顯得越發的英氣逼人。
此刻,屹立于江邊,周瑜眼神不同于尋常人等,很快便察覺到了江面的風向似乎有所不同。
“咦,今日此風,卻是為何如此之怪?”
“尋常時日不應該都是盛產北風嗎?”
感受到了這一絲絲的不尋常,周瑜心間也不由浮現出了一絲疑惑。
按常理而言,處于冬季時節,基本盛產干燥的北風。
但此時,周瑜卻是察覺到異常,竟然有以濕潤為主的東風吹拂伴隨飄過。
這一刻,周瑜頓時之間,似乎是重視起了此問題。
接下來的數日間,周瑜都在細細觀察著風向。
他方才了解了何等時間段會有東風刮來。
此時間,周瑜亦是隱約間已經有所預感,此似乎就是破對岸屯駐烏林大營的絕佳良機。
一席席的猜想下,一則策略好似漸漸在周瑜的腦海里逐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