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時,我軍便可沿陸水過后的山道奇襲至烏林側翼。”
“只要我軍的行動能行進至敵軍之后,制造混亂,那火攻之策將必馬到功成也!”
一席洋洋灑灑地話音,呂蒙亦是有條不紊地向周瑜吐露著自身蓄謀已久的謀劃。
聽聞此番話語,周瑜心下早已是樂開了花!
今日呂蒙的表現,可謂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可以說實話撿到寶了。
縱然他明知呂蒙天賦異稟,但卻也沒料到其學習成果會如此迅速、顯著。
這次的謀劃,幾乎與自己所想分毫不差。
只不過。
周瑜其實早在與黃祖進入僵持之時,便已經在暗中籌謀反攻事宜,為此他亦是收集了許多情報以做參考,方才出爐了今日如此周密的詳細計劃。
可現在呂蒙同樣做到了這一點。
顯然,他們二人不謀而合!
都在勢微之間便有了不約而同的想法。
這不得不說,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子明此策,甚得本督心,接下來我軍反攻的計劃便依此行事。”
一席鄭重般的自信之語,周瑜徑直面向諸將一齊宣布著。
或許是得益于敵軍的計劃,周瑜亦是有了烏林大破荊州軍,并繼而威脅南郡腹地江陵城的藍圖。
不過嘛。
作為頂級的統帥,他自然深知,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的深切道理。
接下來的第一步,是要做好一切準備,反擊敵軍于烏林。
火燒烏林!
而宣布反擊一事得以成立,此策就此定了下來。
緊隨著,自然便到了調兵遣將的環節。
思索一番,周瑜以鄧當為將,并輔以徐盛為副將,點齊三千軍,予以暗中進駐至下游的陸口,以期沿陸水行進,遂轉進至山間道路奇襲烏林側翼。
予以制造混亂,為己方火策破敵創造良機。
“喏!”
號令迅速傳達下來,二將齊齊拱手應諾。
而奇襲烏林側翼此策,本是呂蒙所提出。
按理應由呂蒙統御部眾率眾前往實施的,但考慮到目前呂蒙年紀尚且偏幼,在軍中沒有獨屬于自身的威信。
且他還是居于其姐夫鄧當的部曲間,沒有獨立的部曲。
深思熟慮一番,周瑜還是將此任務交給了廝殺多年,老成持重的老將鄧當。
但他留下呂蒙參與接下來正面實施火攻之策。
亦是期望能讓呂蒙迅速感受一番大軍團作戰或者說大場面下的謀略布局又該是如何的。
在江東臨別之時,袁耀曾私下告知周瑜,呂蒙此人天賦異稟,難得的將才,令其無論如何也要將其培養出來。
故而,周瑜對于呂蒙,都有“特殊”的關照。
而在瞧見到了他的天賦的確不俗后,周瑜也深受喜愛。
現在別說袁耀提了,縱然不提,他都會竭盡全力的培養呂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