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兩騎不由各自拍馬回返。
而就在二人轉身離去的同時,眼角處似乎是禽著淚珠,好似在各自為對方所在處境,而與自身處境不同。
這就是武將間所包含豪邁的惺惺相惜。
兩騎安然平安歸陣。
由于二人戰平的緣故,此刻雙方將士都流露出了無比強盛的氣場。
并未有一方因這場戰局受到軍心士氣的影響。
顯然,這最后一場反而是為了曹軍提了神。
眼瞧著以平局收場,袁耀此刻的眼神也略微有些唏噓無比!
這就是曹操麾下的戰將嗎?
果真是不比自己弱啊。
他想了一想,轉而嘴角亦是不易覺察地流露出一絲冷笑。
索性,他還早留有后招。
緊隨著,袁耀準備在臨撤之際,再度挑釁曹營諸人。
身席寶甲,腰懸利劍,他不由扯住韁繩細細奔到營前。
“曹操,聽聞您曾隨時攜著一柄神兵利器,倚天劍傍身。”
“想來,你的勇武應并不會太弱。”
“吾想想你請戰,可否來迎戰否?”
一記話落。
這席話剛一出落。
曹營內頓時間便鴉雀無聲了。
諸將紛紛有些無盡的疑惑。
這是什么情況?
袁耀為何從不按套路出牌啊?
哪有主帥親自出陣,予以挑戰武藝的?
這不是添亂嗎?
但事實好似并不是如此。
只見己方少主竟然主動出陣予以挑戰過后。
麾下百余騎不由是紛紛喜笑顏開。
緊接著,遂一致在許褚的帶領下,高舉著掌中戰矛,嘶吼而起。
“少主威武,威武。”
“曹賊,可敢與我家少主一戰?”
“莫不要裝作不應答,不要做縮頭烏龜。”
一時之間,百余騎以及兵將這一刻卻是紛紛開始嘲諷起來。
此自然也是袁耀臨時所構思的一則計劃。
縱然提出斗將,最終并未打擊到敵軍軍心。
但他這一招忽然使出,袁耀堅信,此必然能打得曹操措手不及。
畢竟,主帥親自上陣予以挑戰。
他絕對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若是曹操憂懼,選擇不出戰。
那在此等情勢下,只能是甘愿弱袁耀一頭。
自然會對全軍將士面前造成不利的影響。
諸如威信的絲絲下滑~
若是出戰,袁耀亦有把握,憑借自身的劍術,必然能夠擊敗他。
營墻上,曹操此時瞧著下方袁軍的動態,卻不由生出了一記苦笑,說著:
“袁耀這小兔崽子,沒想到竟還有如此老奸巨猾的一面,當真是不可思議!”
“竟然這樣還能擺本將一道。”
話至此處,就當麾下諸軍士以為他就此認慫時,都略微有些許失望時,他卻是忽然面色嚴肅起來,沉聲道:
“但袁耀打錯算盤了。”
“本將又何懼與其一戰?”
此話音方落,卻見曹操亦是頓時豪情直面上漲。
他自幼習練武藝,自認武藝不俗。
少時曾好為游俠,曾孤身潛入張讓府刺張讓而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