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仿佛一切都有了解釋。
她出生在她的父親陸榆出仕之前不久,記事的時候一直跟著陸榆在任上。
陸榆出仕,做的是他們家祖上一位征西大將軍的司馬。跟著父親在任上,就是從三四歲起就在軍中了。
陸懷舒的生平很好查,就算是有些裴瑜不知道的,他面前的這本族譜后面還有傳記,其中有一篇寫的正是陸懷舒。
再不濟,他還看過南梁史官寫的史書,其中陸懷舒的生平基本上都有。
她跟著父親在任上的時間不短,幾乎是眼睜睜的看著陸榆聯合當時的丞相一步步將原本的皇帝逼下位,換了一個之后又換一個。
年少的時候跟著她的叔父北伐過,后來更是在望蔡縣公陸青的軍中謀職,是正兒八經有官職的將領。
便和如今一樣。
等到后來時機到了,北朝當時的北燕皇帝剛愎自用,執意南下,陸氏同樣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借機北伐。
陸懷舒那時候和她的親兄長以及一位從兄都參戰了。
最終的結果世人都知道了。
北燕的那位皇帝大敗而歸。
投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圍棋賭墅。
由此一戰,陸氏名聲大振。多少年來的期盼,到了陸氏這里成了真。
陸氏借此,一門四公。
廬陵郡公,南康縣公,康樂縣公,望蔡縣公。
陸懷舒,正是康樂縣公。
再加上更早之前陸氏的一位咸亭侯,即便是在南朝所有的當軸士族里,也沒有哪一個能同陸氏相較。
可是功高震主的陸氏卻是所有當軸士族中最不一樣的一個。
當軸士族到了最后幾乎逃脫不掉謀反的路子。可是陸榆卻是從始至終真真確確的從未想過謀反。
即便是皇帝猜忌他,明目張膽的試探,陸榆最終的選擇甚至還是退居一射之地。
他主動請求外放,將二百余年來握在世家手中的權柄還給了皇帝。
可是在他死后,陸氏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制。
北伐之中陸氏所有成名的將帥在短短的三年之內死傷殆盡。就連孩童也因為各種各樣的意外早夭。
最終曾經那么鼎盛的陸氏,剩下的只有一兩個還沒有長成的孩童。
甚至之前陸氏還遭受了一場屠殺,最終活下來的,僅僅只有陸邑這一家人了。
如果這家人之中沒有陸三娘的異軍突起,陸氏真的就不復存在了。
這些事情都是裴瑜知曉的。
那么問題來了,陸氏到底是怎么樣,才能在那樣艱險的環境中養出了陸懷舒這樣的一個人?
相反,如果將從前陸懷舒曾經經歷過的事情套在裴瑜他見到的“陸娘子”身上,幾乎毫無違和。
她當然矜傲,也當然不將皇帝放在眼中,她的出身足以支撐她那么做。
就連那天陸懷舒的陰鷙都有了解釋。
權柄緊緊握在手里是什么滋味?她都知道。
正是因為知道,所以她不那么在意。
可是陸氏的敗亡正是因為沒了手中的權柄。她不放心,也為了不叫自己重新走上原來的老路,所以她要緊緊抓住。做魏帝手里的刀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