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技能已經引導完成了,那斯蒂芬也就沒有在繼續欺負這頭被砍了一頭包的狂狼領主,而是選擇激發了【躍擊】,將目標區域選在了之前沖過來時候的路上,所選的距離自然是最大距離15米。
然后斯蒂芬就感覺到剛剛為了引導技能所調動的魔力,在一瞬間全都涌向了雙腿,之后斯蒂芬熟練的控制著這股能量,將它的一部分能量聚集到了腳上。
緊接著斯蒂芬雙腿彎曲,壓縮肌肉制造爆發力,最后激發了腳底的能量,帶來了一股巨大的沖力,同時伸直雙腿,將這股沖力放大了一下,于是斯蒂芬就順勢被送到了半空之中。
雖然在半空中不會停留超過半秒鐘,但是斯蒂芬并沒有浪費這些時間,而是在躍上半空之后,便立刻開始引導起了下一個【躍擊】,以準備在落到地上的時候,接著就可以開始下一跳。
這種在一個技能的生效期間,引導另一個技能的方法,是斯蒂芬前世的成名技之一,在第3屆RECG單人賽的時候,斯蒂芬用了一手永動【躍擊】斬獲了那一屆的冠軍。
收獲了無數人的“不可能”,也收獲了一個‘永動蹦蹦’的名號。
其原因主要是在‘潘爾普瑞歐’之中,當你正處于一個技能的生效期時,原則上是沒有辦法重新開始引導魔力的,畢竟在技能的生效期間,你的魔力正正處在一個運作階段。
所以怎么想也是不可能重新開始引導魔力的,所以當時的玩家們就默認所有的技能都是這樣,但是斯蒂芬并不這么想,他倒不是質疑魔力運作的時候不能引導魔力這一點。
他質疑的是‘所有的技能’這一點。
斯蒂芬認為雖然大部分技能確實如此,但肯定不會是全部的技能都是這樣,于是斯蒂芬就在浩瀚如煙的技能海中尋找起來,希望能找到那個可以證明他論點的論據。
所幸,功夫不負有心人,斯蒂芬在一次次的嘗試與失敗之后,終于有了收獲。
他發現像是【躍擊】這樣的2段式的技能,實際上是可以做到在技能的生效期間,重新開始引導新的技能的,而是斯蒂芬就興致勃勃的把這種技巧命名為‘間歇引導’。
至于什么叫2段式的技能,說白了就是這個技能由2個動作,或者叫2個部分構成,而且這兩個動作(兩個部分)之間必須有時間上的空檔期,它們兩個絕不能是連貫的。
就拿【躍擊】來舉個例子吧,這個技能就包含2個動作,一是選定位置爆發起跳,二是到達位置落地重擊,這兩個動作之間,也就是在空中這段時間就是空檔期。
在這個時候,魔力是沒有在運作的,所以就可以抓住這個空檔期,開始引導魔力,準備釋放下一個技能。